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理论笔记丨马斯洛的需要体系述评(下篇)

作者:史咏钢 心理 发布时间:2021-04-08
马斯洛需要体系的优势

首先,马斯洛把需要动机理论系统化了。

以往对于需要的研究都是比较零散、琐碎、片面、杂乱的,哪怕是马克思也没有将之系统论述。只有马斯洛才将人极为丰富的需要归划成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他的这个系统囊括了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最终他总结出了人的需要的性质、种类及发展的规律,突出了满足人的需要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他看到了人和动物在需要上的区别。

低层次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没有区别,但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人类特有,这就克服了以往关于需要论述中人兽不分的缺憾。他的这种需要动机理论强调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点就是人除了和动物所共有的基本需要之外,还有对真、善、美的高级需要。他的这种需要动机理论弘扬了人的尊严,肯定了人的价值,因此他的这种需要动机理论高于弗洛伊德注重“强本能”的动机理论。他的需要动机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重大意义还在于它为达到健康人格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利用这一参照系,我们可以更清晰、更有条理地研究人格的发展,以及向理想境界接近的过程。”他的需要动机理论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再次,他的需要动机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辩证性。

马斯洛不考虑社会、阶级、团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把万千世界中的各种需要划分为五大类,全面而又细致地概述了需要的内涵,让人彻底了解了需要动机理论的实质。同时,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人到社会的过程,这恰好吻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事实上,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也基本上是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符的。另外,马斯洛认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高需要层次就产生、发展,而不是把它机械化、量化、刻板化。从这个方面看,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科学性并且符合一定的辩证逻辑关系的。

最后,对传统动机理论的超越。

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以其独特的、新颖的视角分析了人的存在与发展,在传统动机理论中走出一条新路。传统的动机理论追求完美、追求“人类终极价值”,即认为人能成为想成为的一切。实质上,人总是成为不了他想成为的样子,现实状态总是异化于主体的。而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扬弃了传统动机理论所推崇的自然环境、生理、心理、本能、性、情感等因素,最后以极少数优秀人物为研究对象引出人存在的真正本质。他认为人没有实现全部潜能,尚未达到自由全面发展,这并不是人本质的异化,而是本体存在的不足状态。也恰恰是这种不足状态才是现实的、真切的。人在这种不足状态中不断遭受挫折,再克服障碍得到满足,这种循环把人引向高层需要,引向美好未来,引出乐观的人生态度。由此,我们知道他的“需要动机理论”一方面超越了传统的动机理论,一方面也不至于陷入纯粹的浪漫主义之中。

马斯洛需要体系的片面性和消极性

首先,“似本能”这个最基本的前提就难以证实。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一切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全部是“似本能”的需要。也就是说,他的需要动机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放在“似本能”这一基础之上的。而他眼中的“似本能”就是残存的、微弱的、不完整的动物本能。从这点看,“似本能”与动物的本能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和数量上的或者说只是强度上的不同。谁也没有办法真正把它们划分开来,就是马斯洛自己也承认“不幸的是,关于这些需要,我们实际上没有实验的或临床的资料,虽然它们显然是很重要的。”由此可见,他的需要动机理论的前提难以证实。

其次,漠视人的基本需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前提,割裂了人和社会的联系,否定了社会对人的决定作用。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遗传决定的、是天生就有的。他把个体需要“似本能”化,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在一起,把个体动机归结成一种不受社会条件决定的无意识的东西;他把能力、意识、心理、创造性、向往真理、追求真、善、美等具有社会性质的东西都统统视为人的生物特性。他说人的需要“对于有机体实现自身时所处的特殊情境是比较独立的。”“需要不仅组织自己的活动前景,而且组织甚至创造外界现实。”

显然,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人的社会性。其实,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既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人从一出生就受社会条件制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不可能超越时空、超越社会、超越文化。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和社会是有着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离开社会谈人的发展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没了根基。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卡西尔曾经也指出:“人只有以社会生活为中介才能发现他自己,才能意识到他的个体性。”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社会性,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人是自然存在物,但更是社会存在物,人是适应了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存在者,更是改造社会的创造者、实践者。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而,马斯洛没有看到与社会、人文的真实关系,唯心论色彩的比重比较浓,这也是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再者,缺乏科学的方法论。

马斯洛所研究的人尽管不是动物或神经病患者,但选取极少数优秀人物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他们的人格来定义整个人类的人性,这种作法是否科学、合理?无疑,以特殊性来类推整个人类的研究方法同弗洛伊德一样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得出的结论也很难令人彻底信服。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人除了族类的共性外,还受环境和基因变异的影响。“世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便是佐证。事实上,人类个体在身高、肤色、性格、智力等诸多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哪怕就是双胞胎也有诸多方面不一致。而且,有人身高2.5米不能说所有的人都能有长到2.5米高的潜能,更不能把2.5米做为人类身高的标准。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这种方法是否科学。

最后,他的理论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马斯洛认为,如果把一千个精神健康的家庭迁移到一个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命运的荒岛上,就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即尤赛琴社会(Eupsychia society)。他的需要动机理论也犯了类似的错误,自始至终就是根据自己的理念来构建他的理论,基本上不考虑社会的决定因素。柯斯密曾评论说:“显然,马斯洛是一个典型的‘行善者’,他可能在本质上是一个宗教改革者,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研究者”。赫勒曾嘲讽马斯洛的这种作法是想“通过牵拽自己的头发将自己从沼泽地中解放出来”。

马斯洛主张通过人们自发、自然、自我选择、自我认可、满足基本需要,使内在的人性表现出来,从而促使人性得到满足和实现,最终形成健康人格和实现自我价值。他把这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人性作为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必能追求美好的、和谐的、善的世界,必然有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因而人们必然会建立起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所有人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显然,马斯洛的这种方式是幼稚的,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它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在马克思看来,推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动机除了人的直接需要之外,还有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即社会生产。人的需要是在劳动和实践生活中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人需要的多样性是人类展开实践活动的产物,不是一种简单的、固有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因而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谈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性就能得到发展,就能改良整个社会,这种说法过于单纯。故马斯洛的这些做法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有他的局限性。

注释
【1】许金声.走向人格新大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20-121.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5】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82. 
【6】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M].何瑾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470.
【7】赫勒.人的本能[M].邵晓光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6. 

参考文献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曹晓慧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7
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KE6cfRXvqkmPT-kPsDvTw

作者:史咏钢

编辑:早早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