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天行推书|《中国人的情感》:中国文化中的对称、随性与心心相印

作者:果子 心理 发布时间:2023-10-20

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长起来的人们也必然具有此地文化所培植出的情感特征。对比西方世界,中国人的文化理性有着怎样的不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情感模式又将如何被世界所认知?本篇推荐的书籍——《中国人的情感》对此做出了特别的回应。本书作者吕坤维博士为美籍华人,该书的英文版《Understanding Emot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inking through Psychology》首先出版于西方世界,致力于向西方大众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脉络与中国人的情感特征。


《中国人的情感》作者吕坤维(Louise Sundararajan),生于云南,获台湾东海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宗教史博士学位和波士顿大学心理咨询博士学位,现居美国,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委会主席,并于2014年荣获“亚伯拉罕·马斯洛奖”。吕坤维博士具有多元文化经验,并且积极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发展。2019年,本书的中译本出版,译者为谢中垚博士。本书在翻译过程中经由译者与作者的反复商讨、打磨推敲,用语精准,文字生动流畅。


《中国人的情感》是“本土心理学”[1](indigenous psychology)的佳作,致力于为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正名。作者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本土心理学是探讨人类心灵的方式之一,它存在于两个‘空间’的夹缝间中:一个是主流心理学的正统术语;另一个则是现象世界——在现象世界中,心灵所归的‘麦加圣城’却位于西方心理学认识论的疆域之外。”而在本书中,作者正是致力于以一种超越西方心理学认识论的方式,向世界介绍及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描绘中国人的情感。作者特别说明,本书“并非寻求绝对真理,而是注重各种思想的相互交合,特别是那些出自各种不同探索途径的观点,以及对人类心灵各个层级的种种分析与解读”。


从“集体主义”转向“心与心交”

当我们谈到东西方文化差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范式以及其衍生理论“独立-互依”自我构念(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 interdependent self-consrual)便会首当其冲出现在大众的语言中。而吕坤维博士认为,该模型对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恰如其分,而对于集体主义的解释却过于模糊。原因在于,所谓个人主义,是美国人对自身文化特性的总结,而集体主义则是“对照美国意识形态总结出的’他者’的文化特性,是与美国文化相对立的、‘不同于美国人’的特性”。


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人的情感》在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时,抛弃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解读方式,而选择以“理性差异”(difference in rationality)来解释东西方认知风格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认知风格会受到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生态环境会催生出不同的认知风格。与此同时,认知风格也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在环境中的适应方式的形成。这就是“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的解读视角。在书中,作者用“偏好关系型认知”“偏好非关系型认知”来阐释东西文化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并引用物理学中“对称性”和“对称破缺”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上述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2]。


本书的一个论述基点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强关系(strong tie)生态环境,这使得在中国文化中生长出的个体倾向于“心与心交”(mind-to-mind transaction)[3],这是关系型认知风格最善长的方面。与此相对的,弱关系(weak tie)生态环境更为注重“心与物交”(mind-to-world transaction)[4],这是非关系型认知风格最善长的方面。


作者在书中引用前人成果并以此论证指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理解世界发展出两套相对独立的思维系统——一套用于理解物理世界,另一套用于理解社会环境。这两类理性在人的生活中均不可或缺,但不同文化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个人主义文化注重非关系型认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适合掌握和控制外在世界的需要;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更侧重关系型认知,这种认知更适合同类间形成紧密社会联结的需要。关系型认知最优雅的产物之一就是艺术,而艺术正是儒家教化的核心。科学专注于客观现实,与之相对,艺术寓于主观现实,正是心与心交使这种主观现实得以实现。作者引证指出,文学所对应、引证的并非客观、混乱纷杂的现实,而是建立在“两心之间,此心与彼心之映射”之上的心理现实。这是一种共享式的主观现实,依托关系型的认知生生不息,在生活现象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同感共鸣”


中国文化中注重的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便是同感共鸣的典型载体与通路。吕坤维博士引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叶嘉莹的观点阐明,在诗词中,“从作者到读者的同感共鸣的意象传递链”,“让诗词那打动心灵的力量得以连绵不断地传达延续”(Yeh, 2000, p.327)。对此,作者深入浅出地举出若干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例子,对“同感共鸣”加以解读。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诗经·关雎》为例。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句,与诗的主题并无明显关联,于是读者“别无他法,只能毫无保留地让动情的意象拨动心弦,希望借此联想能感触到作者的本意。”此过程便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机会[5],而“两心之间,此心与彼心映射”便是读诗与解诗的关键所在。


这种心灵片段在人际之间的传递,如果能够“心领神会”,便激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实现“同感共鸣”。相关研究指出,东亚文化(中国、韩国与日本)都偏好心与心交,强化“我们”之感,强调“我们”式的对话。这种对话并非要人们激活心理理论[6](theory of mind)等认知功能,而是“要求他们激活富于情绪/情感的相互之感(mutuality)”(崔锦珍等,2007)。


上述从中国文化中的关系型认知特点出发,引出“心与心交”及“同感共鸣”的情感体验与互动风格倾向,最终对中国人的情感现象予以解读,这一脉络的内容分享仅为管窥一豹。事实上,作者在书中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引入了大量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书并未致力于对中国哲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特别选取了中华文明成形历程中较为早期的、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的典籍进行阐释。例如,作者对儒家秉承的开放接纳,善于协作的人际情感特征的渊源娓娓道来,同时解读为何陶冶情操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篇章。而在讨论道家思想的部分,作者描绘了道家隐士的处事方式,对比道家的独立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并指出西方的个人主义注重竞争,而道家则重视灵性超越与追求独立。作者还进一步提出了“道家思想的生态学智慧”,即“对于任何文化来说,其蕴含的创造力潜能可能恰恰在于该文化是否能为荒野留出空间。”这部分的论述与人类文明延续及地球的环境保护密切关联,引人深思。


本书注重描摹在中国文化内核之上所折射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现象,在此因篇幅所限,无法展开尽述。如,书中以“心疼之爱”为例,基于“微粒系统vs混同系统”的理论,阐释中国人的细腻、多元的情感系统。又如,围绕“撒娇”的情感讨论隐含在“尊卑等级间的亲密”背后的理性,以及其与感恩之情的牵连。再如,本书指出西方主流心理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解释认知机制的理论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因为道家的“随性”、“真情”与“自由”恰恰是西方理论版图之外的例证。总之,《中国人的情感》描摹了中华文化及与之相应的情感中的华光流彩。推荐大家亲身阅读,相信每位读者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沉浸于其中时,必然得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收获。



最后,我们以吕坤维博士的原话作为此篇书籍推荐的总结:

“中国文化背后的理性具有高度对称性,它偏好紧密的人际关系所蕴含的丰富可能性,远胜于在陌生人之间竭力地管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它偏好随性、无拘无束的联想式思维,尤其沉湎于同己之间含蓄交流时所产生的模棱两可的意义,远胜于辛苦地使用分析和推理思维去和陌生人做明显清晰、简单精确的沟通;它偏好同己之间心心相印的心性延展之乐,远胜于倾力追求获取更多知识和信息的人生。”


[1]本土心理学,用学术语言来讲,就是探析与中国人的生活经验相符的概念结构,使我们的经验“纳入与其相符的已知知识范畴,或者尝试创造一些更适合于描述这些经验的概念或词汇”。(引自本书作者)

[2]书中所引入的物理学理论概念及其体系非常精专,推荐读者从书中获取相关的完整知识架构以及论述逻辑。

[3]心与心交——以关系型认知风格运行,注重同己性(similarity)与同感共鸣(resonance)。

[4]心与物交——以非关系型认知风格运行,注重鉴别差异。

[5]事实上,这就是传统中国文学评论认为的“兴”的写作技巧,即“兴”之所以独具魅力,乃在于它有一个缺陷——表征不够明确,于是激发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意象,实现同感共鸣。

[6]心理理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的觉察能力。


作者:果子

编辑:Savannah、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