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我们内心的冲突》:面对冲突我们怎么办?丨天行推书

作者:史咏钢 心理 发布时间:2018-11-02
此次推书将分两期为大家介绍卡伦·霍妮的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的天行读书会也在近期围绕此书进行了研讨。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卡伦·霍妮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她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霍妮将自我实现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因此也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霍妮的代表作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精神分析的新方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以及《女性心理学》等。

关于本书

《我们内心的冲突》成书于1945年,是霍妮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被译成多国语言,仅中文版就有十多个译本。霍妮在书中指出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是源自我们内心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引起我们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本书是霍妮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神经症的冲突基于我们对待别人的相互矛盾的态度而存在,而这些态度可能与我们从小成长于其间的环境有关。
 
作为儿童,因为必须依赖他人而生活,内心自然会充满焦虑,这些焦虑有三种主要的成分:无助、敌意和孤独。为了应对这些焦虑我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策略性的态度,其中最基本的是“亲近人”、“对抗人”和“远离人”。

这些策略可以暂时帮助我们缓解焦虑,但是却不能根除焦虑。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可能会采用理想化意向、外化以及一些虚假和谐的辅助方法,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霍妮指出,如果想真正解决冲突,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改变人格中造成这些冲突的条件。
 
霍妮在此书中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开创性,达到了心理学著作中鲜有的哲学高度,即使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她对心理冲突的出色洞察和精准描述会让我们所有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我们将分两次向大家介绍这本书,第一次将介绍冲突的基本概念、人们通常应对冲突的策略以对应的三种人格;第二次将介绍解决冲突的三种办法以及未解决冲突的后果。

什么是神经症?

霍妮开篇提出了一个声明:并不是所有冲突就是患了神经症。
 
通篇似乎都有提到“神经症”这个词,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来说,神经症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神经症”。霍妮在写《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之前还完成了另一本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在书中霍妮用一个章节介绍了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霍妮提到:我们说一个人是神经病人时所依据的标准,是看他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我们时代人所公认的行为模式。
 
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以及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该将它叫做神经症。
 
我们判定一个人是否患了神经症,既要考虑他的外在表现的异常,同时也要考虑其内在心理过程的动力学异常,而不是把其中任何一种异常视为主要的和决定性的,这两种考察必须结合起来。
 
神经症通常是一个程度问题,所以霍妮在书中提到的“神经症患者”通常指的是“已经达到病态程度的人”。关于神经症还有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冲突倾向的存在,这是《我们内心的冲突》重点要讨论的部分。
 
什么是内心冲突?

霍妮提出了“内心冲突”这个概念,她指出,人类不同于动物,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其本能决定的,而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是人类的特权,同时也是人类的重负。

我们也许必须要在两个相反的欲望之中取舍。比如,我们想要独处,但也想有人陪伴;我们可能想要学医,也想学音乐。我们的愿望和义务可能会发生冲突。比如,我们可能希望与爱人在一起,而时间和距离却限制了我们;我们可能左右为难,既想与他人保持一致,又想要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又或者,我们可能在两种价值观之间摇摆不定。
 
我们可以给“内心冲突”下一个大致的定义,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甚至是互相排斥的动机、目标、欲望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的意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内心冲突的真实写照。

另外,在不同场景中表现出相反的性格特征也是“内心冲突”的体现。比如,一个经常出手大方的人却对自己很吝啬,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却常常忘记孩子的生日,一个渴望恋爱的人却不敢和异性讲话,一个喜欢清静的人却无法独处。
 
冲突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冲突,也没想过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冲突。冲突在神经症中所起的作用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因为它往往不易察觉,而且人们总会想要千方百计的否认它的存在,所以会表现出倦怠、犹豫、焦虑这些症状。
 
虽然冲突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心,作者告诉我们,对于常人,冲突也是一种常态,而且我们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加以控制的。这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而要解决冲突,首先要识别冲突,即认识冲突的基本特征。

基本冲突

冲突多种多样,但是霍妮认为,存在一种基本的冲突,作为一切矛盾的根源。这个基本冲突存在于一个人对待他人的矛盾态度中。源于矛盾态度的冲突构成了神经症的核心,因此被称为“基本冲突”。要更清楚地理解这个基本冲突的概念,需要先理解一个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的新概念,基本焦虑指的是儿童在一个有潜在敌意的世界中所感受到的孤立和无助。

霍妮将内心的冲突追根溯源到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外界中很多不利因素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诸如冷漠、情绪化的行为、轻蔑的态度、过分溺爱、不遵守诺言等等。孩子们被这些令他们不安的状况所烦扰,不停地寻找方法来应对这个“险恶”的世界。
 
他们不仅发展出了应对策略,还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倾向,这些性格倾向构成了他们人格的一部分。霍妮通过研究总结出三种倾向:亲近人、对抗人或远离人。这三种倾向本质上都是个体在不利的环境面前实施的自我保护方式。
 
选择亲近人的孩子过分强调了基本焦虑中的无助,他们通过依附强者获得安全。如果家中发生了争执,他们通常会选择支持有力的那一方面以此获得归属感和支撑感。
 
选择对抗人的孩子过分强调了基本焦虑中的敌意,他们通过反抗,让自己成为强者,他们想变得更强大,打败他人,不仅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报复。
 
选择远离人的孩子过分强调了基本焦虑中的孤立,他们既不想有归属感,也不想反抗,而是孑然一身,他们构建了一个只有书本梦想而没有战争和危机的避难所。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孩子不可能只表现出三种态度中的一种。在这些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三种倾向必定都会出现,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倾向。用正常的观点来看,这三种倾向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既能够向他人做出让步,也能够抗争到底,也能够不与人来往,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其中一种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是表明在某一方向上发展过度了。
 
这三种倾向分别对应顺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接下来我们从这三种人格入手理解这三种策略的特点。

顺从型人格

顺从型人格的人会表现出所有“亲近人”的特质,他对于满足安全感的需求是如此迫切,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他并没有顾及自己的感受或者判断,而是盲目给予,同时又想得到相同的回报,所以当没有获得回报时,他就会感到不安。
 
在生活中,具备顺从型人格的个体会回避对他人的不满,回避争吵和竞争。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老好人”形象,因为他的生活处处以他人为重心,他的压抑阻止了他做点什么或者享受什么,以至于他会觉得没有其他人参与的体验是毫无意义的。如此严格的限制自我取悦不仅让他的生活变得乏味,还会让他更加依赖他人。
 
除了上述表现,顺从型人格的人还有一些典型特征:首先,他们会觉得自己非常脆弱和无助,经常哀叹自己是“渺小又可怜的我”,他们会经常用无助感作为吸引他人注意或者自我防御的手段:“你必须爱我、保护我、原谅我。你不能扔下我,因为我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助。”
 
其次,他们有甘愿让自己位居次席的倾向。他们不敢坚持己见,不敢批评指责,不敢突出自己,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受到了影响,变得自卑,觉得自己本来就低人一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值一提。
 
第三,他常会无意识地倾向于用他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他的自尊感会随着他人对他的褒贬和喜恶而强弱不定,因此他人的任何拒绝对他而言都是灾难性的打击。

顺从型的人格,看起来人畜无害,似乎是天生的和平使者,实则压抑了本应自然发生的情绪,压抑了攻击的倾向。无法正视攻击和顺从的冲突,找到折中之道,很有可能在外界压力刺激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被压抑敌对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表现为不时的易怒或勃然大怒。被压抑着的敌对情绪引发了怒火,甚至因此引起了机体的各种功能性障碍,比如头痛或者胃部疾病。

攻击型人格

攻击型理所当然地认为人都有敌意,并且拒不承认人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搏斗,人人都只求自保。他们是外露的利己主义者,强烈地想要利用他人、算计他人,让他们对他自己有用。他们会以“我能从中得到什么”的立场来对待任何局面或者关系,不管是面对钱财、声誉、人际关系,还是创意时,他都会这样想。

顺从型倾向于讨好,而攻击型却竭尽全力想成为一名斗士。与不敢取胜的顺从型相反,攻击型是输不起的,他们一心想着要获胜;前者随时准备自责,而他们随时准备推卸责任。攻击型者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丛林哲学之上的,他们认为,强权即真理。他们会感觉自己内心强大(冷酷无情)、诚实(不关心他人)和现实(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霍妮认为,希特勒就是攻击型人格的典型代表。

对比顺从型人格和攻击型人格,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代表了两种极端。一方喜欢的正是另一方厌恶的;一方将所有人看成朋友,另一方将所有人都看成潜在的敌人;一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对抗,另一方视对抗为自己的天性;一方紧握恐惧和无力感,另一方想要摒弃它们;一方的神经症总是导向仁爱理想,另一方却导向丛林哲学。但是,从始至终,两者都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形式,这些形式都有强迫性,且无法更改,并由内心需要决定。

疏离型人格

不同于前两种人格,疏离型的人既不反抗也不顺从,他们选择逃离,远离这个自己无法应对或者说麻烦不断的世界。独处并不能作为判定疏离型人格的标准,每个想要认真对待自己和生活的人都时不时想要独处一下,只有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出现了无法忍受的紧张,而独处变成了避免紧张的首要方式时,独处的愿望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疏离型人格独有的特征是对自身的疏远,也就是说对情感的麻木,无法认识自我,无法确定自己的喜爱、憎恨、向往、希望、恐惧、痛恨、相信分别是什么。霍妮在书中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利于我们理解自我疏离的人的特点。她说,自我疏离的人很像海地传说中的僵尸——被巫术复活的尸体:他们可以像活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却没有生命。相对来说,前两种类型的人却可以有相对丰富的情感生活。

疏离型的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情感距离,他们所有的需要和习得的品质都为“不介入”这一主要目的服务,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给自足的需要,这种需要给人最明显的印象就是足智多谋,这样的足智多谋跟鲁滨逊很像,也就是说,为了活下来,他不得不足智多谋,这是他弥补孤立的唯一方式。
 
同时,他们还有意识无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需要,他们的原则是永远不要与任何人或者事物发生过于紧密的关系,防止他或者它变得不可或缺,因为那会危及其离群的状态;而且,最好还是少管他人为好。他们会极度重视个人的隐私,很少主动讲自己的事情,也排斥别人的询问,这会被视作对个人领地的侵犯。对于异性,他们也很难产生建立长久关系的念头。
 
综上,我们分析总结了人们应对内心冲突而采用的三种极端方式,其实每一种基本态度都有其积极的价值——“亲近人”的态度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出一种与外界友好的关系,“对抗人”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生存,而“远离人”的态度是希望获得某种程度上的尊严和安宁。实际上,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这三种态度不仅值得拥有,而且必不可少。只有他们出现在神经症中,才会变得强迫、僵化、盲目和相互排斥。
 
到此为止我们了解了霍妮想要告诉我们的人们为了应对冲突发展出来的三种应对方式以及对应的三种人格,了解了基本冲突是什么及其相关的定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冲突,解决不了的话,又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我们将在下一篇推文中向您介绍后续部分,敬请期待。

参考书目:
[美] 卡伦·霍妮,杨立华译,我们内心的冲突,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

[美] 卡伦·霍妮,冯川译,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译林出版社,2015年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vQeGRmzGrMK-7DQkiGIKg

作者:史咏钢

编辑:Savannah、早早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