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职涯漫谈丨重新认识“兴趣”

作者:Savannah 职业生涯 发布时间:2021-04-16
你觉得,什么是“兴趣”?
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选课时,学长说:选你感兴趣的课。
找工作时,HR说:找你感兴趣的工作。

在读过很多成功的生涯故事之后,我们甚至越来越相信:我之所以没有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是因为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有勇气的人,还真的会因这个理由而选择换一份“感兴趣”的工作。

可是,如果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该怎么去找一个我感兴趣的工作?

为什么,我已经找到了感兴趣的工作,却没有感受到价值感和幸福感?

也许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理解兴趣的?


兴趣是什么?

1.是好奇吗?

兴趣,有时是"看上去有趣,想要了解的东西"。正如牛津辞典里对interest的第一条解释:the feeling that you have when you want to know or learn more about sb/sth. 这是一种好奇心、求知欲。

放到生活或工作的情境中,是我看了一本《梦的解析》,便意识到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是我喜欢去很多地方看不同的人和事,便想着自己对能够经常出差各地的工作感兴趣……

当我真的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选了普通心理学,才发现原来还要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要记那么多有关记忆、注意、情绪、智力等等的琐碎的知识点——好吧,我不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我还是退课吧。

当我真的选择了一份项目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工作,全年有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各地飞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经常出差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各地风景——甚至,有的风土人情反而令人苦不堪言。

因为没有真正花时间了解过、参与过,这种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很容易消散。

2.是做起来开心吗?

有时候,兴趣在我看来,就是“做起来觉得开心的事”。因为享受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所以愿意花时间去做。

比如,我对画画感兴趣,是我在画画的时候感觉到开心。对唱歌感兴趣,是我在听音乐/唱歌/弹琴的时候,觉得很快乐,所以之后我还想再找个时间画画,还想再听,或是再唱、再弹。

不过,即便做起来再开心不过的事情,同一件事做得多了也可能会感到百无聊赖,个中新鲜与趣味都荡然无存,甚至不过多久就不太有兴趣了。假设硬给这“兴趣”再设个每日/周执行清单,热情消失得可能还更快!

因为只停留在同一件事所带来的喜悦而没有新的刺激或挑战,只是让自己开心的“兴趣”,也并不容易持久。

3.是公认“很好”的事情吗?

还有些时候,兴趣已经和我们自己的感觉无关,是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因为隐隐地知道某些专业或工作是人们所认为“好”的,所以觉得它就是我们感兴趣的——公认“不好”的东西,谁会感兴趣呢?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因为“不能浪费了每一分”,我综合各方意见,最终选择了可能被录取范围里那个最好的专业,并对未来踌躇满志。直到入学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最好”的专业似乎并不感冒,真正的兴趣又在哪里?

因为公认“好”而自以为的感兴趣,可能会随着生活体验的加深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变得愈发模糊,进而可能让自己也陷入矛盾或迷茫之中。

所以,兴趣到底是什么呢?

它不该只是一种好奇的冲动,更应是让我们愿意花时间投入其中的活动。

它也不该只是一种让我开心的活动,更应能不断地提供新的挑战,让我们乐此不疲,享受到提升技能带来的成就感。

它绝不该是社会价值观的无意引导,而应让我们明确地意识到:这确是我们乐于投身的兴趣所在。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兴趣,那么对于那些我们感到好奇的领域也好,那些公认热门的领域也罢,不要让自己只停留在好奇或以为“很好”的阶段便匆忙做出“感兴趣”的结论;先花一段时间去投入、去探索、去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沉浸其中?是否能够接受先前不知道的不太舒适的方面?是否乐于持续地投入下去、提升自己?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兴趣,那么对于那些带给我快乐体验的事情,我们也就可以多想一步:是否应当主动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让这份兴趣,可以随着能力的提升持续下去?甚至,成为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

经历过一番探索尝试,再做出生涯决定。这可能才是找到感兴趣的工作的恰当方式,也是在校园时代便应进行生涯探索的意义所在。

冲破兴趣和能力的界限:将兴趣发展为能力

如果我们已经明确自己的兴趣,找到了感兴趣的工作,但仍然没有感受到价值感和幸福感,可能是因为:它确实是我感兴趣的工作,但我现在不太擅长。我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还是去做我擅长的工作呢?

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后显然隐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兴趣和能力,二者不可得兼。其实不然。在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多少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兴趣向能力的转变的。(之所以说“多少”,是因为仍然有其他一些个人无法改变的阻碍因素,这个问题可以后详说)


图形由本文作者自制,来源于生涯探照灯NCDA CDP课程 侯志瑾老师课件《霍兰德兴趣理论应用》

怎么才能将兴趣发展为能力,真正享受其中呢?近年来在生涯研究领域十分热门的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首先,我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愿意投入其中、推动进展乃至达成某些目标,是受到了两个因素的推动: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结果预期(outcome expectations)。换句话说:我认为我能做好这件事(自我效能感高),并且做完这件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结果预期好),何乐而不为?

也许你会说:是啊,关键是我本来就对自己没啥自信,怎么才能相信“我能行”?怎么才能相信投入能带来好的结果?

结合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观点,增强自我效能感我们可以从这些方式入手:

第一是积累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最有力的信息来源):我曾经做成过类似的事,我有信心只要自己付出努力,这回也能做好。

第二是观察身边榜样的经历:看看身边和自己相似背景的人有没有能做到的?如果有,那或许我也可能做得到,值得一试!

第三是寻找自己信任的人的鼓励: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我的朋友/老师/长辈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如果我相信的人都相信我可以,我也应该相信自己没有那么差。

第四是要在积极情绪的浸染下做事:当我在过程中体会到积极的专注的感受,就更容易觉得我可以、也更愿意继续做这件事情。

这四种方式,就是知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成功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情绪感受。

如果你是老师或者父母,想要激励学生/孩子自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实现“自驱型成长”,也可以尝试这四种方式,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给予他们积极反馈,帮助他们享受从事兴趣的过程和提升能力的成就感,让满满的自我效能感一直陪伴他们的成长——这也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涯发展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最后小结一下本文的核心内容】

兴趣既是我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事,也是我们愿意花时间投入的事,更是我们能够乐此不疲、在不断的精进中获得成就感的事。

如果你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这样的“兴趣”,不妨先从自己好奇的事入手,花时间去探索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是否真的愿意持续地投入和提升;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兴趣,但不知道自己能否将其发展为擅长的事情,也可以尝试通过各种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方式,不断激励自己、享受兴趣发展为能力的过程。

当然,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要行动起来:

兴趣在行动中确认,效能感在行动中增强,能力更是在行动中提升的。

注释
【1】Lent, Robert William, Steven D. Brown, and Gail Hackett. 1994.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5, (1) (08): 79-122,.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URja1OKlO6I4ReKQ-WDbA

作者:Savannah

编辑:果子、早早

图片来源:ibaotu.com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