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理论笔记丨马克思的需要体系

作者:史咏钢 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5

马克思唯物史观从“劳动”范畴出发,揭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那么,人为什么要进行劳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还有比“劳动”更终极的根源,这就是人的需要。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劳动,人与人相区别的特征是基于一定需要从而在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社会实践劳动中形成的自主个性,所以说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劳动中生成并得到确证的,而实践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以需要为目的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把人的需要作为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确立了需要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需要体系的具体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论述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思想。具体观点如下:

1、人的需要是有生命的个人的自然与社会的存在、是人的生命的直接反映,因而是人的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规定性;

2、人的需要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泯灭的、永恒的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客观范畴,只要人存在和发展,人的需要就存在和发展;

3、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动力和根据,也是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根据和动力,人的内在的、必然的需要的力量,才是本质的力量。正是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与动物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区别,构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使人具有实践的、社会的特性。

马克思在其理论中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通过“人的需要”,展现了人对其动物性的超越。在其理论中,马克思建构出了“需要的社会体系”及“需要的历史序列”,认为就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来说,人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的社会体系”;而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人的需要体系表现为一个不断地由“较低的系统”向“较高的系统”发展的过程,这就是“本性发展的规律”或“需要上升的规律”。

具体而言,此需要体系中的第一层内容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需要,第二层内容是人的谋生或占有的需要,第三层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

包括吃、喝、排泄、睡眠等“原有个体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也包括生育等“新的个体生命的再生产”或种的繁衍的需要。这里既有(个)人的自然生命即肉体的再生产,又有人(群)的自然血缘联系的再生产。

从内容上说,这些需要是人自然形成的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需要。“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

从形式或满足需要的方式上说,这些需要也是受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是“社会的自然需要”,是人作为“社会的自然存在物的需要”。

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构成了每一特定历史阶段上“需要的社会体系”的基础,构成了整个人类发展着的“需要的历史序列”的前提,是人的“劳动体系”或“生产体系”形成的的最初动因。

人的谋生或占有的需要

人要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存或生理需要,就必须从事劳动和生产(占有活动)。但要从事劳动和生产,又使人必须超出单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限度,把自己作为生产当事人(劳动者或非劳动者的占有者)来再生产。

首先,劳动者的再生产要求人们不仅要生产出维持个体生存和家族繁衍的生存资料,而且要追加生产劳动力的教育训练费用等生活资料;其次,生活资料的生产本身的发展又要求人们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最后,由于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必须扩大到把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当事人和为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非生产当事人的生活资料统统生产出来。

因此,这里的劳动需要既包括必要劳动的需要,也包括剩余劳动的需要;既包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也包括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需要。

这一需要在内容上超出了生存需要,但这只是就手段或满足需要的方式来说的,其最终目的仍然是生存需要。因此,马克思称这类需要为“外在的”需要。这一需要实质上是人与动物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环节,它不仅构成了每一特定历史阶段上“需要的社会体系”,而且构成了人类发展着的“需要的历史序列”的过渡阶段。

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人的劳动和生产(谋生或占有)活动发展的基础上,人的高级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了。它包括人的科学探究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审美创造需要等等。在这里,人的需要已不再是单纯内在的自然需要,也不再是单纯外在的、过渡性的自然历史需要,而是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真正的历史需要;人也不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或生产当事人,而是真正成为社会自由人,成为与社会性直接统一的自由个性了;活动本身也不再是出于自然欲望的驱使或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变成人的能力和个性需要的展开。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时的人才是真正的内在富有的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在这里,生产和消费、劳动和享受、奉献和索取的对立消失了。“个性的劳动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

人的需要从形式到内容、从手段到目的都彻里彻外、彻头彻尾社会化、历史化了;并且这种社会化和历史化不再表现为对自然需要的单纯否定,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向自然需要“回复”,表现为一种“自然”形式的需要(第二“天性”扬弃了第一天性)。这是“需要的社会体系”的高级层次,是“需要的历史序列”的高级阶段。不过,它并不意味着人的需要上升和发展的终结,恰恰相反,它表明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开始了自己的“真正人类历史时期”。

鲁迅曾接受过尼采的观点,认为从猿到人的转变不过是从“类人猿”进化到了“类猿人”;恩格斯也说过,只有在共产主义“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因而,如果说终结的话,终结的只是“类猿人”的自然历史,“人”的真正历史不过才刚刚开始!

评述马克思需要体系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不如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那么直接、明显,他没有专门谈论需要的理论,而只是为了阐述其它思想而间接地提及。如:“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

其著作中经常能够看到诸如“自然的需要”、“社会需要”、“一般需要”、“利己需要”、“对光、空气需要”等说法。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可以看做他对“需要”所做的自觉论述:“人们为了为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如果我们对马克思提及的需要概念和论述做些整理,我们会发现,在内容上,他把人的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马克思也将“需要”按层次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它包括衣、食、住等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繁衍后代的生理需要等;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生理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

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马克思是从人类总体出发演绎出个人的需要,注重的是“类”这个整体,他的“需要”是“系统需要”,个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原子;

在社会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上,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自始至终没脱离过社会实践活动,他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认识人的需要,个人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成为现实的、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人的需要也只能在社会中得到满足;

总之,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更注重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张周志,周树智.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02):105-113.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6FKSDa-BXCw0Slbd6p_Cg

作者:史咏钢

编辑:早早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