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父母的游戏力丨天行专栏

作者:佳伲 教育|心理|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19-10-18
写在前面:

小时候我们多少都会羡慕那些能与父母成为玩伴的小伙伴,觉得成长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一定特别开心。可当自己为人父母时却发现,能与孩子玩到一起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今天的推送,将由北师大发展心理学博士佳伲为我们介绍什么是“游戏力”:游戏力不只是“会陪孩子玩”,更可以渗透在亲子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帮助孩子的成长,也带给父母更充盈的幸福感。

游戏力


游戏力一词由美国劳伦斯·科恩博士提出,指的是成人运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与沟通,进行情感联结,从而达到良好的育儿效果的一种能力。父母提升和运用游戏力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也能治愈自己。

游戏力源于游戏,但其内涵要比游戏更为丰富。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情趣,一种幽默,也就是父母在与孩子玩耍、做家务、做运动、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制定规则、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等亲子互动过程中融入游戏的精神,做一个放松、自信、会玩、深受孩子喜爱的父母。

正如在电影《反转人生》中,CBD土地婆答应满足空有满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保险推销员马奋斗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曾经许下的19个愿望,而其中之一就是他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趣、好玩。我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这样一个愿望。

为什么父母需要游戏力?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游戏,尤其是互动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提高孩子的情商、智商、社交商、同理心和道德意识,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而亲子互动游戏既可以激发孩子和父母自身的爽畅感受,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活力与乐趣,又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亲密感,满足父母和孩子对联结、建立亲密感情的需求。

同时,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主动探索和实践,父母以游戏化的方式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提升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信心,还可以修复孩子的情绪创伤。

劳伦斯·科恩所著的《游戏力》一书中智慧地指出:游戏力是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能够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孩子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父母针对孩子的需求提供最根本的营养,将对孩子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由于幼儿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他们无法用语言或其他成年人的方式将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而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借助于游戏,孩子可以将丰富的内心世界形象地表达出来。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聆听他们的倾诉。

而如果父母想告诉孩子一些道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最好的方式也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让孩子“在玩中懂得道理、建立规则和界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我有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分享过一个自己孩子的故事,有一天她正忙着做讲课的课件,孩子刚从幼儿园回来,心情有些沮丧,朋友打算忙完工作后跟孩子好好聊聊,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但孩子似乎对妈妈无视于自己的异常有些生气,在旁边捣乱。

妈妈拿出一张纸,说:你先画个画,一会妈妈来猜猜你画的是什么。

孩子画了一栋房子,房子有个大大的嘴巴在喷火。妈妈问:这个房子是吃了辣椒被辣到了吗?孩子说:不是,我画的是幼儿园,幼儿园对我很生气,他很不喜欢我。

这时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她顺势拿出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偶,自己假扮成玩偶说:“幼儿园,你为什么生气啊?你是不是不想跟我玩?”孩子假扮成幼儿园,跟小玩偶开始对话……

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妈妈了解到了孩子发生了什么,并且帮助孩子从白天所经历的沮丧挫折中振作起来。

而美剧《This is us》中也多处展示了亲子游戏的魅力,其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情节:一家人去外婆家过感恩节,途中车胎爆了,他们只好在途中的小旅馆住宿。

旅馆的老板严肃冷酷,在小孩看来还有些可怕。他们可以吃的食物只有冷的热狗,房间里奇热无比,这些让又困又累又饿的三个孩子都无比沮丧泄气又烦躁,称以后再也不想过感恩节了。

看到这一幕,爸爸说先出去办点事。没想到,爸爸却在门外假装成旅馆的坏老板,使劲踢打门,并声称要闯进房间。孩子们和妈妈惊恐无比,这时“坏老板”破门而入,孩子们发现原来“坏老板”是爸爸假扮的,恐惧转为惊喜,全家开始了打闹游戏,大家都变得开心了起来。

原本让孩子们从此不想再过感恩节的糟糕经历,最终变成了孩子们心目中最快乐的一次感恩节。孩子们主动把这个游戏传统保留下来,每年感恩节都要玩一次这个游戏,成年后的他们还会在感恩节这一天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

看到这个场景,让身为父母的我们感觉既温馨又羡慕,游戏力真的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威力。

父母如何培养游戏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长大成人,尤其是为人父为人母后,我们却发现自己竟然不会玩了。我曾对3-5岁幼儿父母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做过一个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很多父母反映自己在“陪孩子玩”方面的自信心不足:

你经常陪孩子玩吗?孩子喜欢跟你玩吗?你能跟孩子能玩到一起去吗?你是能非常投入放松地陪孩子玩还是在玩的过程中心事重重?你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孩子喜欢的游戏吗?你是孩子的有趣玩伴吗?你会运用游戏的方法解决亲子互动中的问题吗?……

很多父母在这些问题上给自己的评分都很低。他们反馈说自己也非常想让孩子高兴,想好好陪孩子玩,但是发现自己不太会玩。

也有许多父母表示下班之后特别累、压力大、筋疲力尽,完全没有心思和精力陪孩子玩;即便勉强陪孩子玩,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投入,总是应付了事,自己和孩子都觉得索然无味。

与孩子玩真的会耗尽疲惫父母们的最后一格电,倒空我们杯中的最后一滴水吗?游戏力真的那么难吗?也许国产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一个情节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光头强当上了森林导游,有一个游客说最近压力太大,让光头强帮他设计一个寻宝游戏,光头强绞尽脑汁想的各种寻宝游戏都不能让顾客满意。后来光头强想到,游客的目的是想放松,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人在什么时候是最放松的?就是小时候玩游戏的过程中,比如玩老鹰捉小鸡、打弹弓。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人们没有任何目的,就是单纯的玩。


当游客在光头强的引导下进入小孩儿的状态,完全投入到游戏状态中时,便收到了神奇的效果——游客的疲惫和压力一扫而空,满血复活。


这些游戏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游戏,是我们儿时经常玩的非常简单的游戏,但这些游戏恰恰是我们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部分。


作为家长,我们却把陪孩子玩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不是为了玩本身,反而加入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少了一点纯粹,所以才会觉得孩子的游戏太无聊,会耗竭我们的体能和精力,浪费我们的时间。


但当我们真的保持觉察地沉浸在与孩子的游戏中时,会发现不是我们帮助了孩子,而是孩子治愈了我们。就在跟孩子玩疯狂的打闹游戏时,我们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感觉神清气爽、身心愉悦而放松、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感受到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和联结感正在修复或更加稳固,那份爱在汩汩流动……


其实,玩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态。愿我们在亲子沟通中带着觉知,回到自己儿时的状态,单纯、专注地投入与孩子的游戏,提升自己的游戏力,让有趣的游戏为我们自己和孩子都充满电、蓄满杯。

参考文献:
[1]劳伦斯·科恩著,李岩译,游戏力.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年版

[2]安东尼·迪本德 劳伦斯·科恩著,李岩,伍娜,高晓静,译. 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年版.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gmF8B3rLbzlNsD1ODDzSA

作者:佳伲

编辑:Savannah、早早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