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亲子教育丨亲子关系终究是一场父母和子女各自完成自我分化的过程

作者:佳伲 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22-01-07
最近娱乐界爆出了很多瓜,我们如何回到自身的生活来有效地“吃瓜”,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问题。一篇文章提到,王力宏、吴亦凡、霍尊和李云迪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妈妈。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尤其是妈妈们)心里会很不是滋味。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有些牺牲型的妈妈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辞。可为什么孩子一出问题,父母就要背锅?正如这几年热议的“父母皆祸害”,很多人在知乎上控诉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过得那么惨都是父母的错……我们不去批评和指责,毕竟大多数父母都有着好好爱孩子的良好意愿,但不管是谁,又都有着自身的局限。能否真正给到孩子所需要的爱,是由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频频曝出的各种瓜,能否有效地吃瓜是关键;否则就会变成纯粹的看客,无法获得任何营养。正如“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从发生的事件中去反观自身,吸取教训也许是有效吃瓜的关键。作为不断成长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作为父母,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反思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好地养育孩子;作为已是成年人的子女,反思自己的童年经历,其目的不是去揪出谁对谁错、互相指责,或陷入受害者情结、为自己不幸的人生寻找借口,而是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为人父母的无奈

我想,大多数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尽己所能地带给另一个生命幸福快乐,用自己所知道的最好的教养方式去养育孩子。台湾学者蓝佩嘉在研究中指出,无论是处于什么阶层的父母,在教养子女方面均有着自己理想的教养方式即“教养脚本”;然而在实际教养子女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摒弃之前心目中“理想适切的”教养方式,转而采用他们认为更加“直接有效”的教养方式即“教养实作”。而怎样的教养方式是直接有效的呢?很大概率上会是我们从小到大都熟悉的教养方式,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教养我们的,我们很可能也会用类似的教养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自觉地将教养方式进行代际传递。在工作中,我经常听到接受访谈或前来咨询的人无奈地说:父母从小对自己管控很严格、甚至打骂,因此自己一直下决心绝不做自己父母那样的父母,可是在教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却逐渐痛苦地发现,自己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是我们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处事方式、价值观等等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图式且这种影响根深蒂固,而孩子的自我图式会指导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虽然有一些自我图式是可以被意识到的,但大多数自我图式是不能被意识到的。因此,在儿童成长的早年,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教养过程理论(Belsky, 1984)认为,决定教养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自身的身心特征。其中,自我分化水平是反映父母身心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

什么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是家庭系统理论(Bowen,1988)中的核心概念。Bowen认为,个体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个体性(individuality)和整体性(togertherness)。这两种倾向使我们的生活既充满乐趣又充满痛苦和挫折感,而个体是否完成自我分化以及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成功地协调这两种倾向。自我分化代表了一个人的内心和人际层面的不同水平(这句话改为“自我分化包括个体内心的自我分化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分化两个层面”是否合适?)。

内心层面的自我分化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从自己的情绪世界中区分出理智,即平衡理智与情感。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或者完成了自我分化的人能够很好地区分自身的理智与情感,既可以理智地思考也可以有适当的情绪反应。而自我分化程度较低的个体不能理智地思考,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淹没而导致情绪失控。人际层面的自我分化指的是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保持独立的个性。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或者完成了自我分化的个体既能维持自我独立,又兼具与他人进行情感连结的能力,能够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自我分化程度较低的个体可能会采取两种极端的适应模式:一种是与他人隔绝,在表面上形成虚假的自我感和夸张的独立性;另一种是与他人融合,通过过度依赖他人和顺从他人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他们更倾向于与他人发生情感的纠结,缺乏自主性,生活被周围人的反应所左右和控制。

研究表明,自我分化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自我分化的水平与其身心适应状况、亲密关系、幸福感、压力感等方面都高度相关。自我分化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拥有清晰的自我感和界限感,以及他/她是否能在外界压力下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自我分化水平较高的个体,既有亲密的能力,也有独处的能力,既有爱人的能力,也有自爱的能力,既有个人独立的空间又能够有很好的归属感,能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需要是什么,并且能够自在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内心的感受,敢于拒绝他人,不会为了取悦自认为比自己重要的他人(父母、伴侣、领导、朋友)而牺牲自我;当面对压力事件时,不会被情绪淹没,会理智地处理问题,社会适应良好。而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个体,没有独立的自我,长期忽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认为其他人的需要比自己的更重要,个人的需要被淹没,牺牲了自己的个性以确保被别人所接纳和喜欢,常常依附于他人,没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想法,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融合,自己快乐与否完全受他人反应的影响,要么就完全丧失自我地盲目讨好和顺从别人,要么就采取逆反的方式拒绝他人、与他人隔绝;一旦发生压力性事件,他们就被各种情绪所淹没。自我分化水平影响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分化程度高的人拥有清晰的自我概念,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对客观,具有比较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而低分化者自我概念模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估之上,感受不到自身的内在价值,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个体自我分化的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自我分化水平的核心因素是原生家庭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影响子女的自我分化状况,自我分化水平高的父母富有理性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对亲子关系的合理认知与建构,能协助子女发展较高的自我分化能力。“问题”原生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自我分化能力均较低,父母一般表现为在情感上难以与孩子主动进行分离,因而控制孩子的情感发展与行为,并增加子女身心失调的风险(吴丽娟,1998;Skowron, 2009)。

一方面,自我分化水平低或未完成自我分化的父母将孩子看成是自我的延伸而非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纵容型或控制型的教养方式。面对控制型的父母,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不重要的、不对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感受和情绪比他或她自己的感受更重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不对的、也是没用的;而面对纵容型的家长,孩子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得到的回应都是父母不加思考的纵容和夸赞,孩子无法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的爱和适当的引导,也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放弃了探索,长期下去就不再具有感受和表达自己感受和需求的能力。这两种教养方式的本质都是父母把自己的想法、期待强加给孩子而否定孩子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想法和感受,正所谓“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我们常常调侃: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几处经典的对话非常生动地呈现了自我未分化的父母给自己及孩子带来的痛苦:宋倩(陶虹扮演的妈妈)对乔英子(女儿)说:“你知不知道,我这辈子都是为你活着!”而女儿愤怒地回击:“那你知不知道,我也都是为你活着!”。另一幕,宋倩痛苦地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呀!”而乔英子无奈地说:“是的,你是为了我好,那都是你想的,可是,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什么吗?”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分化水平低的牺牲型妈妈,她觉得自己为了女儿付出很多,甚至觉得自己比女儿更知道女儿要什么,在生活中处处以为女儿好为名对女儿进行掌控,逼得剧中的乔英子开始叛逆、反抗、对母亲大吼大叫,后来在对外攻击无用时转向向内攻击、自我攻击,以至于得了抑郁症,要跳海自杀。

另一方面,父母自身由于自我分化未完成而导致的种种表现又常常造成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高于夫妻关系等,夫妻冲突比较严重。在父母冲突不断的家庭中,孩子往往又会自觉或被动地成为父母关系的拯救者,形成家庭中的三角关系(Bowen,1988),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结成联盟。长期下去孩子变得不能把自己和父母的情绪和感受区分开来,过度背负父母的人生。从而出现父母干涉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也主动或被动地进入父母的关系中,整个家庭出现关系的混乱。很多人在成年后开始独立把握自己的人生时,还会常常不自觉地有这样的想法:我的父母一辈子都是吵吵闹闹、感情不和,我配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吗?我父母那么节俭,都没吃过那么好的东西,没穿过那么好的衣服,我怎么能自私地享受这些呢?

怎么办?

▎对于父母

1、反思自己是否将子女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非另一个你,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切记:不要把自己未满足的愿望作为期待投射在孩子身上。
2、反思自己有没有满足自我需求?是否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过度牺牲,把孩子的需要、家庭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上?在付出的同时一方面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又牢骚满腹?须知:只有自己的需要满足了才有能力去爱别人,自己如果没有做到就无法真正给到别人,在没有自爱的情况下,父母给出去的很可能是“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要求。

▎对于已成年的子女

作为已是成年人的我们,不管是否已为人父母或者打算为人父母,我们都有必要反思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我们对父母的感受是怎样的?是爱你在心口难开?是依赖讨好地顺从?还是逆反、抗拒?我们与父母之间是界限不清的纠缠关系还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提到这些,有些人表示很困惑:没有幸福的童年,是不是就无法幸福地过一生?幸运的是,人是有积极资源的,即便遭受挫折与不幸也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无疑,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环境,追根溯源地去探索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鲍恩的家庭治疗理论也主张,我们不是去设法改变人们,而是把治疗看做人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以及亲密关系的机会,让他们能为自己的问题负起责任。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本着自我负责的态度,理性分析并接纳自己的问题,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早年无法完成的自我分化,还有很多机会在日后与伴侣、子女、朋友等千千万万个他者的相处中来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自我觉察力并在生活中慢慢去修复自我、发展自我。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重点介绍未完成自我分化的成年人如何进行自我修复和成长,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 蓝佩嘉. 做父母、做阶级:亲职叙事、教养实作与阶级不平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 刘振中,费涛. 鲍文自我分化的概念及相关实证研究[J]. 理论研究,2013(6):8-9.
3. 吴丽娟. 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态度对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分化、因应策略及适应性影响之研究[J]. 教育心理学,1998(1):91-132.
4. 易春丽,钱铭怡,章晓云. Bowen 系统家庭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53-55.
5. Belsky, J.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1984,55(1), 83-96.
6. Kerr,M.E.&Bowen,M. Family Evaluation: 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1988,New York.

7. Skowron,E.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 marital adjustment[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0,47:229-237.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nEyAlD756j_zV0Tg_6V5Q

作者:佳伲

编辑:Smile、早早

图片来源:ibaotu.com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