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天行推书丨最爱不过我懂你,懂也不一定会答应你

作者: Savannah 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23-11-10

最近我开始看育儿书了。原因是自从女儿迈入三岁的门槛,愈发感受到理念和实践之间存在严重脱节。


我小时候还是比较乖的,但今天回过头来也觉得自己错过了不少玩的乐趣——随性一点儿地长大会不会更好?加之受到快乐教育、共情陪伴等等理念的影响,我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建立更平等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母慈子笑多美好)。


但如今生活的现实是,


玩的时候很开心,可快乐的时光总有尽头啊!动画片看了二十多分钟,“再看一集就不看了”说了三次还不想关,我该咋办?


好说歹说,“再看一集就不看了”还得给我来第四回。


强行关电视,势必引来一阵鬼哭狼嚎。


任其过瘾,那眼睛是不打算要了吗?近视不可逆啊!


在尽情玩和有规律之间,怎么平稳过渡,让她既可以高高兴兴开始,也愿意开开心心结束?


教她学会自己收拾玩具和绘本,娃抄起一本书就往我身上扔,我又该咋办?


温柔地拿起书,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忍住怒气,问她为什么要扔书?


还是不忍了,直接逮住一顿揍,手把手教她做人?


在随性与规矩之间,怎么教导孩子,让她既能释放天性,也能知晓礼节?


总结起来就一句:孩子不听我话怎么办?


讲道理吧,有专家说,三岁的孩子听不懂抽象的道理;


直接批评吧,有专家说,指责只会让孩子更恐惧、离你更远;


不然不管了?又有专家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教育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专家就是来添堵的(也不是)。


主要是,“专家”不能随便找,“育儿帖”更别随便看。断章取义的原则方法,实在很难用到我鲜活又善变的育儿场景里(泪目)。


所以最近我开始找育儿书看。目前在读一本对我确实有帮助、有治愈、有启发的书,在此记录并做个推荐:伍新春、李国红著,《最爱不过我懂你:父母共情陪伴手册》,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



这本书的作者伍新春教授已无需我多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则凝结自伍新春教授领衔的共情陪伴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十余年的经验与成果,靠谱。

此书对我的帮助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共情陪伴的理念,更是把共情陪伴的步骤讲得非常细致。这样,我可以在具体的指导下,试着把它们用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

如书所言,共情陪伴可以通过“放下、了解、回应”三个环节之“停、看、听、说、做”五个步骤来展开。如果你没有时间看一本长书,那有兴趣看看我这篇笔记长文大概也行。

  步骤1:停  

一个“停”就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是物理层面,指在和孩子交流之前,首先停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全身心关注到对方。

回想我们自己平时与他人对话时的情景,如果对方边做自己的事边回应,是不是也让我们感觉到对方并不在意自己的话,从而失去交流的渴望呢?

所以,在我们与孩子交流时,如果可以停下自己的事,专注地面对孩子,就会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重视,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

其次,是认知层面的停,是指放下自己固有的价值判断再做沟通,而不先入为主地给孩子的言行贴任何标签。

特别是当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或者处于消极情绪时,如果我们能够“不带主观猜测和评判地看着孩子问‘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孩子就更容易感受到被信任和安全,从而愿意把事情复述出来。

而孩子复述的过程,就是舒缓和调节情绪、梳理事件因果,并着手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

第三,感受层面,是指我们也要停下来体察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情绪。

孩子出现任何状况,我们作为父母都容易突然变得紧张。可一旦情绪上头,我们就可能“因为着急而责备,因为生气而攻击,因为害怕而指责”。

体察到自己的情绪,停下来,才能放空自己,才有空间去感受孩子的所思所感所想。

但是,一旦遇到生气的事情真的很难控制住自己,根本停不下来,怎么办呢?

书里继续介绍了一些小技巧:例如,当情绪激烈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比大脑反应来得更快的明显的身体反应——你可能是嗓子冒烟,我可能是心跳加速,他可能是手臂发抖。当感受到特定身体部位有反应时,就立刻提醒自己停下来深呼吸,冷静下来,降低情绪爆发的可能。

又如,真的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失控,那就在自己觉察到时再停下来,这也不晚。不必内疚,因为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地做好情绪管理。如果未能控制住的情绪化表达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诚恳地向他道歉也是必要的:

“共情无须完美,其核心在于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理解和接纳。每一次沟通后,双方的感觉都很舒服,关系更紧密,更有力量,这才是核心。”

当然,“学会停下来,不是要求家长事事、时时以孩子为中心,而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与全然陪伴。家长因为其他事情不能停下来时,真诚地告诉孩子即可”。[1]

  步骤2:看  

通过学习和训练让自己能够及时停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启“看”和“听”的步骤,也即“了解”环节。这两个步骤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信息。

怎么看到关键信息?

第一,看情境(Situation)。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在场?他们有没有说一些或做一些什么?人的行为都不是独立发生的,环境中的信息刺激和个人的个性特点,都会影响人的行为。

其次,是看孩子当时的动作(Action)和表情(Facial Emotion)。

动作和表情都是能够准确反映孩子情绪的非言语信息。作者在这里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真正看见孩子:

涛涛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儿的时候,碰到了嘟嘟,嘟嘟摔倒在地上。妈妈赶紧扶起嘟嘟,对涛涛说:“涛涛,妈妈提醒过你好多次,要控制自己,别太兴奋。再这样,就没小朋友和你玩儿了。”旁边的木木说:“阿姨,他刚刚还撞倒我了。”涛涛站在那儿,手拧着衣服,挤出一个笑着的表情:“我还不和他们玩儿呢。”妈妈更生气了:“你还笑,都不觉得愧疚吗?赶紧回家!”

作者指出,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奔跑时,情绪兴奋、动作幅度大,很容易发生碰撞的情况,但很少会有小朋友故意去撞到其他人。这就是需要家长看到的,涛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情境。如果父母责备孩子“故意使坏”,或“言而无信”没做到“控制自己”,就实在有些冤枉和强求孩子。

因为,对于小朋友而言,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质抑制区尚未发育完成,另一方面他们也还缺乏控制自我的经验和方法,更需要家长给予充足的时间和耐心来指导。

除了对当时情境的忽略,案例中涛涛的妈妈也没有关注到涛涛手拧衣服的动作,也误解了他挤出的笑的表情。拧衣服很可能既是把朋友撞倒的自发的内疚和紧张,又是对妈妈指责自己的害怕和委屈。

而涛涛笑着说“我还不和他们玩儿呢”,并不是真的不想一起玩,而是在通过不在乎的方式来表达委屈和保护自己。

总之,涛涛的动作和表情,是多种情绪的混合体现,比他所说的话更能体现他真实的体验。然而,在这个案例中,妈妈却没有捕捉到他的动作和表情所表达出的关键信息,脱口而出的只有责怪。

这一方面可能是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也有‘自我保护’的嫌疑,通过责备孩子来表示在尽力教育孩子,给自己和周边人一个交代”。例如案例中木木的告状,可能也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令涛涛妈妈当时更加生气。

总而言之,在看的环节,父母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就是积极关注孩子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所透露出的信息。用适当的目光接触来表示“我想听你说”,轻微点头表示对孩子表达的认可和理解,将有助于孩子的放松,然后就继续说下去。

  步骤3:听  

作者首先把家长常见的倾听状态做了个层次分类,分别是:听而不闻(完全不听)、听而不专(敷衍地听)、听我想听(以自我为中心地听)、听懂你说(理解式倾听)和听你想说(完全性倾听),让家长读者判断自己平时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主要处于哪一层:

第一层,听而不闻。
就是身体陪在孩子身边,但沉迷于自己的事情(例如电视、手机),完全听不见孩子的呼唤。作者指出,从家长的主观描述来看,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在爸爸身上。

经常以这种人在心不在的方式“陪伴”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不断产生对自己的怀疑,进而影响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建立: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喜欢和我玩?是我做错什么了吗?可是我很想和他玩,我能做点什么引起他的注意呢?但是他好像就是不喜欢我,因为我不够好。”

第二层,听而不专。
就是边忙自己的事情边听孩子说话,一心多用,敷衍着回复。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父母焦躁的情绪的,当大人不耐烦地敷衍时,孩子也会跟着一起焦虑和害怕,想要继续抓住大人的关注。此时,如果能够给到孩子温暖的回应,反而有助于平复孩子的情绪,更愿意等父母“忙完再来”。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在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反思:“与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在认真听他说话吗?有眼神和表情的交流吗?在孩子想表达的时候,我们是给他机会让他完整表达,还是着急打断呢?”

第三层,听我想听。
愿意与孩子沟通,也能听孩子说,但会过于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下面这段很有趣生动的对话:

奶奶:今天在幼儿园都吃什么了啊?
孙子:包子。
奶奶:什么馅儿的?你吃了几个啊?
孙子:奶奶,你看我把小石子踢好远!(开始踢路边的小石子。)
奶奶:问你话呢?吃饱了吗?
孙子:奶奶,我们家的蛋糕还有吗?
奶奶:为啥要吃蛋糕啊?是因为没吃饱吗?是不是老师没给你吃饱啊?
孙子:我还没吃饱,我要吃蛋糕。
奶奶:为啥老师不给你吃饱啊,你找老师要了吗?
孙子:奶奶,我要回家吃蛋糕。
奶奶:老师怎么这样啊,明天我得说说。
 
作者指出,孩子的思维是形象的、跳跃性的,更关注眼前的事情(例如踢小石子,例如听到吃就想起蛋糕)。但上述案例中的奶奶则是选择性地听,不断追问孩子是否吃饱了。而孙子听到“吃”,可能马上想起了蛋糕,奶奶则带着主观判断认为孙子是不是没吃饱;而孙子为了能吃到蛋糕,必须说自己没吃饱。于是,误会就这样神奇地产生了……

家长如果总是有选择地倾听,除了可能引发类似误会,还有另一个后果,就是会显得咄咄逼人,让孩子变得不愿意与之交流。

第四层,听懂你说。
这是一种理解式倾听,“综合对方的言语、表情、语调语速、动作等信息,听懂对方真正想表达的,特别是言语背后的情绪和感受”。

具体说来,需要做到安静倾听、用心观察、共情回应、只听不评、保持耐心这五个原则。


(截图自《最爱不过我懂你》第四章 图4.2)


作者举了自己和儿子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对话为例,儿子放学回到家,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我:怎么了?
儿子:没怎么。
我:感觉你有一点儿不开心。
儿子:这个破学校,上得真没劲。
我:好像遇到你不满意的事情了。
儿子:是,特别不满意。凭什么啊,为什么我不能进篮球队?我觉得自己一点儿都不差,居然没被选上。
我:你觉得很不公平。
儿子:太不公平了,我投篮的命中率挺高的。居然说我身高不够,我是矮一点儿,但并不代表我以后还矮啊!
我:你们校篮球队的挑选标准有哪些?
儿子:……

读到这段对话时,我心想:的确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爸爸!对儿子的回应,句句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套路”啊!

可是,难就难在,当这位心理学家爸爸面对的并不是“来访者”,而是自己的孩子时,他仍然能够平和地向对方反馈听到的内容和感受:

当孩子说“没怎么”,他没有回应“没怎么就写作业去”,而是感觉到了孩子的不开心,与之共情;

当孩子说“这个破学校”,他也没有回应“这么好的学校你还不知足?”而是知道孩子只是在通过气话表达情绪,先接住情绪,再耐心地倾听其继续表达自己的故事;

当孩子获得了自由尽情地向爸爸倾诉的机会,也就逐渐挖掘和释放出了自己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情绪,从失落和难过,到愤怒和委屈,再到逐渐释然,同时也在通过梳理事情的经过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儿子不那么生气了,和我分享了学校篮球队的挑选标准。通过分析与对比,他发现好像除了热爱篮球和投篮命中率高,自己并没有其他的优势。但他还是有一些意难平,因为那段时间,他的梦想就是进入篮球队。失落了几天后,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申请加入了一个篮球兴趣队。

第五层,听你想说。
这是听的最高层次,完全性倾听。作者说,“如果说理解式倾听是关注对话的内容、对方的情绪和感受,那么完全性倾听更多了一份对孩子的接纳以及深层理解,能听懂孩子想法和情绪背后的内心需求,即孩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在听懂孩子这一步骤中,作者还指出了一个关键点,即:当孩子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帮孩子解决,或者一定要求孩子马上去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要立刻给孩子一些建议帮他解决困难,比如“好好吃饭、努力锻炼,明年长高就能进篮球队”,甚至可能还会内疚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但是,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把本属于孩子的问题变成我的问题的‘笨办法’”。

真正能够做出改变、解决问题的人,是孩子自己。父母的职责,是“不带任何评价和批判,充满好奇和信任地去倾听孩子”,“给予孩子真正的共情回应和有效支持”。

正如当一位来访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时,咨询师可以引导其觉察自己、获得领悟、做出改变,可以做来访者最坚定的最温暖的支持者,但决定如何行动、何时行动的人,始终是来访者自己。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伍新春老师正是基于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将罗杰斯“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这三个心理咨询起效的必要条件,融入在父母教养的实践研究之中,发展出了共情陪伴的理论与方法。[2]

在本节末尾,作者也引用了罗杰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可以证明,当你心理处于压力状态时,有人真正倾听了你,并没有附带任何评价,没有尝试分散你的责任,也没有想改造你,这种感觉真的极好!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压力纾解了,体验到的恐惧、内疚、绝望、迷惑等情绪都得以抒发。

当我倾听别人或被别人倾听时,我就能够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并继续下去。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不可能解决的事情得到了解决,很多看起来不能解释的困惑变得非常清晰。[3]

  步骤4:说  

说,就是“通过动作和语言对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进行积极回应,让其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这就是共情回应。

作者发现,很多家长在学习共情后,陷入了“知道说什么是错的,但不知道如何正确说”的局面。于是提出了三个共情回应的技巧:

第一是内容回应。

就是“重复你听到的孩子表述的内容,或者把看到的事实描述给他”。例如:

3岁的豆豆: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幼儿园里没有妈妈。
内容回应:你不想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没有妈妈。
 
5岁的成成学拍皮球,怎么也学不会,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来。
内容回应:你很努力地在拍球,但怎么也学不会。

即便只是重复孩子的话,但因为没有指责、否定、批判,就会让孩子产生被理解的感觉,有继续倾诉的欲望。

第二是情感回应。

情感回应既能让孩子产生更高层次的共鸣,也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年龄较小或情绪调节能力欠佳的孩子而言。例如:

3岁的豆豆: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幼儿园里没有妈妈。
情感回应:你感觉很害怕/是不是感觉害怕?
 
5岁的成成学拍皮球,怎么也学不会,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来。
情感回应:你感觉很受挫/是不是感觉有点受挫?

在实践中,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没有准确把握到孩子的情绪,万一说错了怎么办?

作者坦言,尽管家长对孩子情绪的觉察和敏感度会影响共情的准确度,但在生活中共情孩子时,最重要的不是准确,而是真诚的态度。如果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即便我们说错了,孩子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会真诚地表达其真实的感受。

第三是行为回应。

当孩子特别难过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当孩子很生气的时候,适时地握住他的手。与孩子的肢体接触,既能帮其控制自己、不做过激行为,也能转移注意力、助其平复情绪;还能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爸爸妈妈一直在支持你。

值得提醒的是,行为回应,应该是让自己和孩子都感觉到舒服的。有的孩子在很生气时可能就想自己安静地待会儿,就不必去打扰;有的父母不太习惯亲密的肢体动作,就应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慢慢找到自己觉得舒适的节奏和尺度。

另外,三种回应技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视情境而定。例如:

“对年龄较小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妈妈回到家后,可以拥抱并亲亲他,说:‘一天没看见妈妈,特别想妈妈,你很难过,是不是?妈妈也想你。’”

这就是三种技巧的混合使用。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作者更推荐三种回应有效结合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

  步骤5:做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共情理解(而不是直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有所不同,小孩子通常是缺少认知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共情陪伴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
 
但是,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不意味着把孩子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着急忙慌地去解决。作者由此提出“做”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原则一:不急于让孩子抽离情绪。

当孩子难过时,我们都很希望他能够马上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变得开心起来。如果我们共情之后,孩子还是很生气或难过,是不是因为我们共情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对?我们还要做点什么呢?
 
作者认为,我们越想做点什么,就越说明我们是焦虑的、不信任孩子的,这种焦虑的情绪也会被孩子觉察到。此时最好反而是不评判,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和经历情绪,让他感觉到你会在他需要的时候陪伴他就可以了”。
 
原则二:不直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直接上手替孩子解决问题会带来一些危害:第一,孩子会变得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只能找爸爸妈妈帮忙。
 
第二,孩子也容易变得没有责任感,原本属于孩子的事情,成败与否都变成了家长的体验,孩子只是个旁观者,无需对任何结果负责。

原则三:不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
作者在书中说了个小故事:

源源刚上小学一年级,妈妈发现最近他总是要在书包里放点零食,说要和小朋友分享。有一天,家里零食不多了,源源说必须再买一点带去学校。妈妈说:“一天不带问题也不大,小朋友之间是相互分享的。”可源源着急地说:“不行。童童说了,如果我不给她带,她就不和我玩了!”妈妈心中一惊:“你每天都给童童带零食吗?”源源得意地说:“是呀,我们现在是最好的朋友!”妈妈继续问:“那童童每天也给你带零食吗?”源源说:“没有,我给她带。”
 
读到这里,我就和故事中的妈妈一样,感觉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受委屈了:童童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不值得成为我孩子的朋友。我应该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免受欺负,特别是在各种“霸凌”新闻层出不穷的今天。

可是,如果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就应该让孩子不要和童童做朋友,不要给她带零食了吗?生硬地要求他放弃朋友,是否也会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呢?

作者认为,因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面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会不一样。所以,并没有一个处理这一情境的标准答案。

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有勇气面对“欺负”“霸凌”,关键是在遇到问题后敢于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敢于向老师家长求助的前提,就是孩子平时同家长和老师良好的信任关系:

“敢于直面‘霸凌’的孩子,不会觉得没有人支持自己而放弃和成人沟通,不会觉得自己会给爸爸妈妈带来麻烦而不敢倾诉。”

成为孩子信任的、愿意依靠的父母,是以读懂孩子的感受、不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为基础的。

回到故事中源源的妈妈。她的处理方式,是和源源在聊天中了解到源源是真的很喜欢童童这个朋友,于是陪着他去买了零食。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在买完零食后,又认真地对源源说:

“妈妈听到你好像被威胁的时候,有一些生气,也有一些担忧,不过这只是妈妈的感受,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

之后的几天,源源和妈妈陆续聊了很多关于朋友的话题,分享彼此的经历和见解:“好朋友会吵架吗?”“好朋友是一辈子的吗?”“不同年龄的人可以做好朋友吗?”

又过了几天,源源不带零食了,他说:“我发现我不带零食的时候,她也和我玩,她自己都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了”。

原则四:允许孩子做失败的探索

这一点与第二条原则“不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是一致的。尽管失败的感觉并不好受,但陪伴和支持孩子在失败里积累经验直至成功,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宝贵的认知体验,提升他们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

首先,失败并不可怕,我失败了好几次,但最后还是成功了;
第一,虽然我失败了,但我的爸爸/妈妈/老师依然鼓励我支持我;
第二,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要不断尝试,还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三,我自己能找到方法,并验证这些方法。

以上即共情陪伴的三环五步法:第一环:放下——停;第二环:了解——看、听;第三环:回应——说、做。每一环每一步都详细可操作,也都有能引起共鸣的案例故事供我们参考。

除了行为的指导,这本书对我也有情感上的治愈和认知上的启发。

治愈在于,它看得到我作为妈妈所焦虑的是什么,帮我梳理出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好像通篇都在告诉我:别着急。

当孩子生气或难过的时候,别为她着急,让她先释放和感知自己的情绪,等平复了心情再说;当孩子不听指挥的时候,别为自己着急,试着去了解她心中的秩序是什么,先尊重她的规则,再谈我的规则。

启发则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如何实践在对孩子的关注上。

我们都明白父母是爱孩子的,可许多常见的来自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爱意的传递。

例如“跟你说了跑慢点儿!看看,摔跤了吧?”“吃糖对牙齿不好,不能再吃了!”甚至于“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可孩子往往接不住道理,也受不住“威胁”。

“是什么阻隔了我们爱的流动呢?是对‘人’的忽视”,书里解释,当我们“只看到‘事’,而没有看见‘人’的时候,爱就被扭曲了”。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这个人本身的在意,才是共情最重要的价值。

当一切行动的落脚点不再是“问题解决”,而是人、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那么哪怕问题还在,眼泪也没有因为共情就戛然而止,我们彼此的感受却可以是安全与平和的。

这时候,有没有做到完美共情,共情的效果是否立竿见影,也就无需纠结了。

回到本文开头我实际经历的那些令我抓耳挠腮的情景,我恰恰纠结于怎么让问题得到解决,关注于怎么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占据上风,还美其名曰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促进她的社会化……(专业名词真是信手拈来呢)

另外,我也不得不感叹,今天的育儿的确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情陪伴过程中的困惑,很多是来自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特点。例如书中提及,很多父母都困惑于:共情要求我们读懂孩子的需求,可如果孩子的需求不合理怎么办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情绪无对错,行为有好坏。共情不等于共行,符合孩子成长需要的“行”,可以“共”;危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行”,一定不能“共”。可是,怎么判断什么行为是符合孩子成长需要的呢?

此处书中讲述的案例故事,是3岁的孩子听到妈妈的敲门声,想去给妈妈开门,却因为被爸爸先一步打开了哭闹不止,边哭边要求妈妈退出去、关上门,自己重新开。

作者指出,这其实是幼儿秩序敏感期的典型表现。此时的孩子不只需要情绪的接纳、也需要行为的支持。因此,退出去,配合孩子重新帮助自己开门,并不是对孩子的纵容,而是有助于其形成安全感和秩序感的。

所以,积极关注孩子本身,和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看来就是我接下来要继续做的事情了……

最后再做点补充,这本书还阐述了如何通过共情陪伴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内驱力,以及构建与青春期孩子的亲子关系等内容;不仅对幼儿,对学龄儿童少年的养育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但我还没读到那儿……推荐感兴趣的你自己先去看看吧!

[1]本文所有双引号紫色字均为对书中原文的引用,特此说明。

[2]共情陪伴的理论逻辑,也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这本书在第五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3]卡尔·罗杰斯. 论人的成长[M].石孟磊等译.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8:8.

作者: Savannah

编辑:史咏钢、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