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何以为家——父母的角色定位及家庭功能

作者:佳伲 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22-06-17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些育儿难题,例如:“如何让孩子好好写作业,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会鸡飞狗跳”、“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总是边写边玩,再不就是拖延”、“怎么才能让孩子有上进心,考试考得不好,批评他,他还说上次比他考得好的同学还不如他呢”、“孩子总是玩游戏,玩手机,没有把心用在学习上,我该怎么办,打也打了,说了说了,就是不管用”、“孩子厌学了,不去上学,怎么说都不听该怎么办”……

看到这些问题,我很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能体会父母着急的感受。有的家长说,“只要能让孩子去上学,让我怎么样都行”;而到了孩子因情绪等各种问题发展到抑郁、轻生的地步时,家长又说,“只要孩子好好活着,怎么样都行”。“好好活着”,看似很简单的几个字,却并不容易做到。很多人都发现,不管学历高低、家庭出身如何,我们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很少被教授“什么是好好活着,怎样才能好好活着?”这样一门功课。虽然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好工作、好生活”,但后来却发现这些都不是好好活着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而作为家长的我们,确实是履行了教育孩子的职责,但似乎更多地是集中在辅助学校来教育孩子如何学好课本知识,帮助并督促孩子写好作业,如听写、背单词、背课文等知识性方面;或者是带着孩子做手工、跳绳打卡、阅读打卡、上各种兴趣班等;抑或是着眼于社会性技能方面,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专心、要坚强等。这些是很多父母认知到的家庭应该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可见,当前的家庭教育以孩子掌握具体知识、发展智能、取得好的成绩、考上好学校以至找个好工作为最高追求,对儿童的情感和精神性发展的支持很欠缺,使生动丰富、多样化的家庭教育变得枯燥、压抑。

除了反思家庭教育的内容,还需反省家庭教育的方式。大多数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有的家长是靠训斥、打骂,还有些家长则通过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讲道理,都没有收到Ta们期待的成果,反而引发了很多亲子冲突,甚至引发了孩子的很多问题行为,让家长焦头烂额。有来访者说:“我付出了那么多,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省吃俭用让他上辅导班,他就是不争气,连作业都不好好写,说他还不服气”;“我已经跟孩子说了,你有什么需要就表达出来,不要乱发脾气,可他就是不听,说多了还烦”;“我经常教育孩子在跟同伴交往的时候,不要委曲求全,不要讨好,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可怎么也不管用”……这种简单粗暴、说教的教育方式并没有让孩子产生直接的体验,因此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家长过于说教反而让孩子感觉父母对自己很不满意,同时由于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转化为经验,孩子只会在家长的说教声中感到茫然无措,由此造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使得亲子关系恶化,使原本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充满了冲突与阴霾。

针对这些令父母苦恼的问题,解决的路径在哪里?家长往往急于获得一些具体的教养技能、沟通技巧等,但在此之前需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教育孩子长大成人”、“让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等。但现在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表现为重智重技轻德轻情感的功利化。在教育内容上以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为主,目标是升学、就业等问题,很多家长陷入了“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的人生”的思维陷阱。过于关注孩子对知识的获取、对生存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孩子精神和情感的呵护,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着多方面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缺失了更深层次的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好好活着?等等。在教育方式上多为管束、监督、说教,而忽视了榜样示范、潜移默化地浸润和感染、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方式。而在这样急功近利的狭隘视角下,很多家长总是催促、要求、控制着孩子,剥夺了孩子自己选择、体验人生的机会,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也有很多大学生陷入空心症的状态,更遑论还有很多孩子由于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在考上大学之前就已经陷入了焦虑、抑郁而中途辍学,还有个别的孩子甚至怀疑和放弃人生,进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求解脱以致引发了悲剧。

▎家庭的功能除了教育之外,还有什么?

汪曾祺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一书中描写了美而幸福的“活法”,他自述“我的童年很美”,因为他的父亲多才多艺,会拳脚、爱音乐、写字、画画,还会用好的材料给孩子做花灯和风筝,陪孩子玩。从他的书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而有趣,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在家里更多地感受到放松和愉悦、温暖的孩子,会有与父母之间更深的感情连接,由此而多了一份面对这个世界不断探索、勇闯天涯的勇气。对孩子来说,家就是Ta们的安全、温暖的港湾和加油站,家是Ta们修复伤口、休养生息从而再次出征的怀抱,不管在外经历了什么样的压力和挫折,知道父母是自己的底气,回到家里都可以放松而充分地休息,敞开而坦然地充电和疗愈伤口;而这样的家庭的父母,在年老了需要孩子帮助和赡养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孩子是贴心的,不会过分地跟孩子客气、生分或强势地要求孩子为自己做什么。而在急功近利的养育目标的驱动下,我们却很难在家庭中感受到这种温情、彼此连接的美好以及家庭氛围的其乐融融,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感受到这种意味,但随着孩子开始上学由此家庭大多数的事情开始围绕着读什么学校,上什么课,上什么兴趣班,考试考的怎么样,作业写的怎么样,将来找什么样的工作等目标来安排和设计,结果是家庭无法成为孩子安全的港湾,Ta们在家里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压力和冲突,甚至是充满让人窒息的被控制感。孩子因为自己的人生被设计而充满了不安全感和防御性,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和做自己,会背负很多的责任和压力,会努力打拼以做出一番成就让父母骄傲和满意,Ta们不敢去享受生活,觉得自己的父母还没有享受生活因此自己是不配先去享受的,Ta们常常会报喜不报忧,怕父母担心,也怕给父母添麻烦。Ta们无法与父母真正地亲近,而是客气又疏远,而有的孩子在成人之后会急切地逃离家庭,越远越好,其初衷并不是志在四方想去探索这个世界,而仅仅是要逃离牢笼。Ta们在将来的亲密关系和家庭生活中也会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基础,很难建立起与人、与这个世界的真正情感连接。Ta们常常会觉得辛苦又无力,因为Ta们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来自这样家庭的父母跟孩子之间也会很客气、很生分,总是不好意思麻烦自己的孩子;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孩子成人后也总是强势地给孩子提出要求。结果,本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家庭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情感支持和情感连接、娱乐等家庭功能,而这些才是建立起亲密且有信任感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父母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是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是真实的、完整的、鲜活的生命,孩子的内在本身就有渴望成长和向上的生命力,而不是可以任由父母随意塑造和加工的对象。父母不是权威者,而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父母之责在于为孩子营造一个有营养而能够滋养生命的环境,协助孩子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具有高自尊的个体,从而助力孩子自我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命状态或者身心状态如何。有研究表明,在所有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因素中,具有极大重要性的并非很多人认为的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学历等因素,而是父母的身心状态(Belsky,1984),如:父母的情绪状态如何?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自身各方面需要的满足?父母自身的身心状态良好,而不是去充当一个委曲求全的牺牲型的父母,才能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家庭情绪氛围,从而使其建立情绪安全感,孩子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E.M.Cummings&Davies,1994)。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Ta们的生活状态也给孩子示范了如何更好地生活。如果父母能够调整自身的状态,平衡地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活得积极乐观,充满了意义感和价值感,能够以不断成长的心态来积极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或被负面情绪淹没,那么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这种生活状态。

▎父母如何在养育过程中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

很多人会说,我没有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难道就没有希望养育出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孩子吗?不是这样的,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家庭的,由于父母各方面的局限性,Ta们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了孩子自己能给出的最好的养育,剩下的无法给予孩子的,也是Ta们自己没有的。当我们自己没有一个更有利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可以去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原生家庭,养育孩子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养育自己,实现自我修复,从而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关系是互动出来的,当一个个体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去系统全面地检查整个家庭系统哪里出了问题(Bowen,1977)。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好孩子,会去学习各种教养技能、沟通技术,但更根本的不是要先学会如何说话、如何沟通,而是要先去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当身心状态调整好了,再去使用各种技巧与孩子沟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甚至可以行不言之教。

有一个妈妈很焦虑地告诉我,“青春期的女儿很叛逆,只知道每天打扮,而且很不上进,对自己没什么要求,说只要能考上个普通高中就可以,而以她目前的成绩,考上普通高中是绰绰有余的,因此不需要那么辛苦的学习”,这让她伤透了脑筋。她让我支支招,我并没有向她传授如何改变女儿的技巧,而是引导她通过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来反观自己,看到她自己内在是多么渴望能够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渴望自己能够轻轻松松、不顾旁人眼光、不顾外界压力地生活,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是生活在外界的眼光和压力下,时刻要求自己努力进步,考很多的证书来证明自己有价值。她听后恍然大悟,在长大的过程中,为了让父母对自己满意,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要好好学习,要懂事,不能让父母操心,不能放松,不能爱慕虚荣总是在意穿衣打扮等等”;而长大后,虽然已经开始独立生活,但她始终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去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孩子。由此可见,其实孩子是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在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要、积累了很多的情绪。因此,此刻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女儿。只有当我们好好照顾自己,看到并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我们才能够宽容对待自己,就不会严控和要求孩子了,而是相信孩子内在有向上成长的力量,尊重孩子并放手让她对人生进行探索。当孩子内在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当父母向她展示了如何因内在力量的升起而真正自信自足地生活,而不是靠外在的追求去让自己自信和满足时,孩子是会被感染、触动进而慢慢被影响和带动的。同时,当父母调整好了自身的身心状态,才会更有智慧、更有耐心地去教育孩子,而不是用监督、说教等方式去控制孩子,有了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也许,会有人说,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又要养家又要养孩子,背负了很多的压力,为什么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归咎于父母?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去指责谁对谁错,论对错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不愿意负起责任解决问题的状态。每个人之所以形成当下的状态都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父母在当下已经做出了自己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而父母之所以要从自身做起,去觉察并改变自己的状态,是由于:首先,我们对孩子有着爱和美好的期冀;同时,我们是有主动性的,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并成长自己,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的营造者。从觉察自己的生命状态开始,先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让我们的孩子对于家的感受不仅仅是家带来的饭菜中妈妈的味道,更是家带来的温暖、底气与勇气。


参考文献
[1]Davies PT‚Cummings E.M.(1994).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J].Psychology Bull 116 (3).
[2]Belsky, J. (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1), 83-96.
[3]Bowen M.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New York:Jason Aronson,1978.
[4]冯建军. 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5]李莹.生命化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初探[D]. 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ukfhuWCyBzED9AghLVjoQ

作者:佳伲

编辑:Smiles 早早

图片来源:拍信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