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天行专栏丨人生终究是一场自我整合的旅程——《野草莓》电影解析

作者:史咏钢 发布时间:2021-09-24

伍迪艾伦说伯格曼是电影艺术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他起先看了伯格曼的《小丑之夜》印象比较深,自己做了记录后来又忘了,而看了《野草莓》后,让他锁定了对伯格曼电影的终身痴迷。



▲ 《野草莓》电影海报

我们今天来聊聊《野草莓》这部电影。伊萨克(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Victor Sjöström饰)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发展包括八个阶段,这些阶段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出现,并且对所有人都是相似的。个体在每个阶段都会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或冲突。虽然没有一种危机可以被完全解决,但个体至少必须充分化解每个阶段的危机,从而应对下个阶段发展的需求。

这篇文章,我们依托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的理论,对影片《野草莓》中的主角伊萨克的一生进行剖析。

阶段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在这个阶段(0-1岁),婴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婴儿从温暖、反应敏捷的养育中获得信任感和自信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若婴儿等待很久才能得到舒适,或被严厉对待,则会引发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重要关系是跟母亲之间的联结。

从影片中传达的信息可以看出伊萨克的母亲是一个冷漠的形象。从伊萨克的儿媳玛丽安“老而冷酷的妇女”的形容中我们可以知道,伊萨克的母亲并不好相处,即使是在家人面前,她也是冷酷的。伊萨克在看望母亲时对她说了一句话:“对不起妈妈,我们不会再打扰您。”伊萨克的母亲对孩子的态度是冷漠的。

伊萨克是10个孩子中的一个,面对一个近乎冷酷无情的母亲,想必在一出生就无法得到温暖的回应,这为伊萨克的爱无能种下了种子。在这个阶段,面对这样的母亲,伊萨克没有办法获得信任感。

阶段2:自主对羞怯或疑虑

在这个阶段(1-3岁),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儿童希望自主选择和决策以形成新的心理与动作技能。若父母允许孩子做出合理的自主选择,不强迫、不羞辱孩子,孩子就会形成自主性。这个阶段的重要关系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从影片中可知,伊萨克的父亲是缺位的,母亲又冷酷无情,还要面对养育10个孩子的重任,习惯于掌控一切。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母亲在生日聚会上也要板着脸训斥不合餐桌礼仪的孩童,老去也要严厉地苛责令人烦闷的诸多琐事。

影片开头时,伊萨克自述:“在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中,总是充满了对对方性格和做派的议论及评价。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所谓的关系。这使我的老年生活倍感孤独。”其中伊萨克担心被他人议论及评价以致于放弃关系,也许在婴孩时期,他没有少遭到强迫和羞辱,在这个阶段也很难获得自主感。

阶段3:主动对内疚

在这个阶段(3-6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通过假装游戏,儿童尝试做他们能做的那种人。如果父母支持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新的目的感,孩子就能形成主动性,即一种抱负心和责任感。假如父母过分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就会导致孩子形成过多的内疚感。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家庭的影响。

从伊萨克后期的经历来看,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医学事业,他是有责任感的,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从事业的层面来说他做出了主动的选择,显示了自己的主动性。而从关系的层面来看,他似乎一直没有学会主动,即使内心“渴望爱”,但却以冷漠示人,也许在童年阶段,在关系层面,受到家庭(缺少父爱,母亲冷酷)影响,他没有学会主动表达爱,他并没有用主动感克服罪疚感,这似乎为他一生支离破碎的亲密关系埋下了伏笔。

阶段4:勤奋对自卑

在这个阶段(6-12岁),儿童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儿童在学校里形成了学习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家庭、学校、伙伴中经历到很多负面体验所感受到的无能感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教师与同伴。

伊萨克在医学事业上取了卓著的成绩,可推测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很优秀的,在晚年还能获得母校荣誉博士头衔,可见其一生都在不断学习进取。足见其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勤奋感十足。

只是在同伴关系上,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与同伴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好做出定论,也许伊萨克学习优秀,深受同学喜欢,就好像他后来经过他曾经工作过的小镇那里的居民对他的尊敬爱戴一样;但也有可能他只专注于学习,而没有跟小伙伴们打成一片,甚至被大家孤立也有可能,那么在关系方面,他便会产生自卑。

阶段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在这个阶段(12-20岁),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尝试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等问题,通过探索价值观和职业目标,青年人形成了个人同一性。消极结果是产生对未来成人角色的混乱感。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社会群体和榜样。

伊萨克在影片开头讲到“我的人生充满辛劳,我心怀感激。起初是为了面包和黄油,最终却以对科学的热爱结束。”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以说,伊萨克形成了个人的同一性,在职业选择和事业上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

阶段6:亲密对孤独

在这个阶段(20-4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青年致力于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由于早期的失望,有些人不能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并处于孤独中。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友谊、性和伴侣。

这一阶段任务大概是伊萨克一生都没有完成的,以致于临到老年,他还是处于孤独之中。青年时私定终身的初恋移情别恋嫁给自己的表哥,后来的妻子也在婚内出轨,这些经历都表明伊萨克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在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中,总是充满了对对方性格和做派的议论及评价。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所谓的关系。”伊萨克几乎一生都没有建立好的亲密关系,这让他一直处于孤独之中。

阶段7:繁殖对停滞

在这个阶段(40-6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中年人对下一代做贡献的方式是养育子女、照料他人及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在这些方面无所作为的人就体验不到富有意义的成就感。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工作与家庭的角色。

一方面,伊萨克的一生献给了医学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也被他曾经工作过的小镇的居民所尊敬和爱戴,在医学事业上他取得了富有意义的成就感,也因此得到了殊荣。这方面来说,他是获得了繁殖感的。

另一方面,伊萨克冷酷无情,妻子因为他的冷漠对待甚至公然偷情,而他的冷漠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唯一的儿子埃瓦尔德也成长为一个甚至更为冷酷的人,埃瓦尔德表示自己从小就是在“冷漠、恐惧、背信弃义和犯罪感中长大的”,作为伊萨克的儿子,他丧失了成为一位父亲的信心和勇气,拒绝自己孩子的出生。而这一切,伊萨克难辞其咎。在养育子女照料他人方面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阶段8:自我整合对绝望

在这个阶段(65岁-死亡),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老年人反思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感觉自己的一生有价值,就体验到完整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不满的老年人会恐惧死亡。这一阶段的重要关系是“人类”、“我的同类”。

伊萨克正处于这一阶段,影片中呈现的正是他在调整自己走向自我整合的过程。

开篇那段自我总结:“在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中,总是充满了对对方性格和做派的议论及评价。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所谓的关系。这使我的老年生活倍感孤独。我的人生充满辛劳,我心怀感激。起初是为了面包和黄油,最终却以对科学的热爱结束。”可见伊萨克老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好坏参半,事业方面,成就卓著,是感觉到有价值的,关系层面,自己几乎放弃,也终被孤独包裹。

而他的几段梦以及整个旅程,展示了他自我整合的过程:第一个梦,没有指针的表,面目狰狞的死人,棺材等等,这些都暗示生命的流逝以及伊萨克内心对死亡的不安、恐惧和无尽的孤独;第二个梦伊萨克见到了自己本已私定终身的初恋萨拉被表哥抢走,从镜头里似乎能看到他的不甘、嫉妒和怨恨;第三个梦,从萨拉逼迫他承认自己已经老了的事实到萨拉安慰他不要害怕,再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公然偷情,自己遭遇审判,用不了显微镜,诊断失误等等,伊萨克似乎渐渐感觉到自己的孤独是由自己的冷漠一手造成的,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改变才会发生;第四个梦,萨拉牵着他找到了他相亲相爱的父母,父母在河边钓鱼的场景,温馨美满。从惧怕死亡,到回忆过往,再到接受死亡,最后向往温情,伊萨克在这个过程中整合自己的一生。

反思整合也带来了伊萨克实实在在的行为上的改变,他开始主动去改善与儿子儿媳及管家的关系,即使在垂垂老矣的暮年,主动付出的爱也会让伊萨克走向亲密远离孤独,重新感受曾经缺失的关系带来的爱的满足。

老年期的自我整合

老年期的自我整合,是对个人一生重要事件的回顾,往往人们会对未完成的事件感到耿耿于怀,或悔恨或遗憾,如果在回顾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接纳自己接纳那些未完成的事件,那么自我的内心会归于平静,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个体还能做出一些改善去填补心中的缺憾,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如为远方的或者已经离开人世的人写一封信,原谅不曾善待自己的父母等等),也会对个体的心灵是个莫大的慰藉。整合是对一生的总结,是对人生意义的确认与升华,是一个人一生圆满结束的必经历程。

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我们没有必要等到年老时才去回顾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自我的整合。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多一些内省的时间,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阶段性整理,在一次次的整合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劳拉·E·伯克.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17.
2、陈凯伦.锁上的灵魂——对电影《野草莓》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17):98+100.
3、刘娟.《野草莓》究竟“野”在何处[J].今古文创,2020(37):37-38.
4、潘幸泉.反省莫等风前残烛,改变莫怕垂垂老矣——评电影《野草莓》[J].戏剧之家,2020(32):144-145.
5、乔凯.浅论现代性语境下人的情感疏离与精神渴求——以《野草莓》为例[J].大众文艺,2020(18):120-122.
6、吴向宁.心灵的重生之旅——《野草莓》[J].戏剧之家,2019(25):94-95.
7、孙夏洁.伯格曼《野草莓》中的梦境与现实[J].戏剧之家,2019(23):118.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sNf5HAmQVB4x_LDbwBb4w

作者:史咏钢

编辑:佳伲、早早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