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亲子教育丨在表扬孩子时,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Smiles 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20-12-11
在一个儿童活动中心,孩子们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大人们陪在孩子们身边,有的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孩子们的游戏,有的则在用手机忙着自己的事情,偶尔抬头看一下孩子。一个小姑娘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积木小人,高兴地拉拉身边的大人:“快看!这里有这个!”正在看手机的大人抬头看了一眼,脱口而出:“宝贝儿,你真棒!”说完又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手机……

小姑娘虽然还不会说,但可能也感受到了这句“你真棒”的空洞。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大人究竟看到了孩子的哪些地方很棒呢?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与此类似的泛泛的、笼统的肯定:“你太厉害了!”“你做得真好!”当跟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或许是如上述故事中的大人那般因为忙碌而无暇顾及具体的细节,也有可能是因为虽然看到了具体的细节但也只会给出这种泛泛的表扬。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表扬时,会感受到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依赖于对另一个问题的理解:表扬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呢?

首先,孩子可以通过表扬体会到他人对自我的肯定。

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表扬对其自我认同、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在感到自己弱小的时候常常需要通过大人的肯定来确定自己行为的恰当与否,在社会文化中成长的孩子需要从他们所依恋、所崇敬的人那里获得支持和力量。例如,当你对孩子说“你好棒”的时候,孩子可能通过表扬感受到你的认同和肯定,如果你并没有因为忙碌而只说这一句话,而是同时投以充满关注的眼神和充满爱意的笑容,孩子可能会感受到更为深切的认同。但是,孩子也有可能会有与此不同的感受,仅仅一句“你真棒”在孩子看来可能只是空洞的敷衍;即使是充满关注和爱意的肯定,但如果缺乏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在孩子看来也有可能只是对自己的善意的安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表扬对于孩子还有另外一重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可能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孩子还可以通过表扬发现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力量。

孩子可能通过表扬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具有的可能未曾意识到的积极力量。通过表扬将孩子身上的那些美好彰显出来,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重新体验,发现其中对自身特别有意义的力量并因为这种发现而强化这种力量。例如,当孩子大费周章地完成一幅复杂的拼图并兴奋地指给你看时,你如果不是简单地说一句“你好厉害”就又转身忙自己的事情,而是已经注意到了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并坚持到最后完成拼图的过程,你可能会对孩子说:“我看到你在拼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各种方法,坚持到最后终于完成了,我也跟着特别开心!”当孩子听到这些时,不仅仅是感受到了你对其自身的肯定,而且通过你对其所展现的积极力量的描述认识到了这种力量是什么、体验到了这种力量在如何影响着自己,在确证这种力量的基础上将来会更有意识地发挥这种力量。

正如上例所示,为了能够帮助孩子通过表扬发现自身具有的积极力量,我们需要基于孩子的具体行动过程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在其家庭生活研究中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她们发现不同的表扬方式对孩子有着非常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描述性赞赏”这一思想,主张用“描述性赞赏”取代诸如“你真棒”、“你真厉害”之类的评价式表扬,即在表扬时描述你所看到的,告诉孩子你的发现和你的感受。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书中,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等通过对一系列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描述性赞赏”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并为父母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生动的建议来帮助父母们将评价式表扬转变为描述式赞赏。

转变已有的进行评价式表扬的习惯是有困难的,不仅仅是因为习惯的力量颇为强大,还因为描述性赞赏确实更难。只是说“太棒了”、“太好了”这样的话很容易,甚至不用真正看到孩子做了什么就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描述孩子所做的事情并发现孩子在其中所体现的积极力量,意味着你需要真正地去看孩子、充满关注地去观察孩子,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学习和思考。但孩子会从这样的投入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孩子可以从你的充满细节的肯定中体会到你的爱和关注,同时也体会到自己在真实的行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力量,不再怀疑你的真诚,也不再怀疑自己的力量,并且更加明确自己在哪些地方具有可以继续发挥的积极力量,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更多的挑战。

相信真正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你,愿意适时地抽出一些时间来认真地看看自己的孩子,或许你已经看到了但除了说“你真棒”之外也不知道可以说些其他什么,希望你下次可以问问自己:“在表扬孩子时,我发现了什么?”或许通过描述你的发现,你就会找到表扬孩子的方向,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自我肯定并愿意继续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s6Jvx7p9MvtjAWqlcQXGQ

作者:Smiles

编辑:早早

图片来源:ibaotu.com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