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走出过度努力的旋涡——实现松弛自在的人生

作者: 阿征 心理|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2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会努力在某些领域做到最好,很难允许自己落后和失败,对于自己没有掌控感的事物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不让自己有放松下来的机会。他们给人的感觉时常是喘着粗气,紧张严肃,焦虑不安,甚至会让周围的人为他们感到心疼。


大学生小Y便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有一天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对咨询师说:“一直以来,我的父母都在要求我做一个完美的女孩,不管是在学习上,人际上都不可以有短板,我拼命地完成一个个考试和项目,每天学习到凌晨2点,参加了4个学生社团积攒经验,每天的时间表都排的满满的,连周末也是在报班学英语,每天像个永动机一样,原先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有意义,但是最近我发现自己做什么都没有劲,提不起兴趣,总是恍恍惚惚的,没有能让我持续愿意投入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朋友愿意在我身边,不管怎么努力我都是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成绩好人缘也好的样子,我感觉很难过,吃不好睡不好,我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好呢?”


我想对无数的小Y同学说:“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让你不舒服的,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你太过于努力”。像小Y这样的同学往往有一个对他们要求很高的家庭,对他们来说,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是有条件的,甚至要做到“完美”才可以被接受。这难免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焦虑,会时常产生自责与恐惧,也会在生活中担心不被他人认可和喜爱,自己很难接纳自己不作为的样子,似乎只有拼命努力地奔跑,才能让自己感觉更接近安全和满足。


然而,这些安心的感觉只是幻象,并非出于内心真正的自信和笃定。即便暂时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在短暂的庆幸和“松一口气”之后,他们又会陷入新的焦虑的旋涡,因为他们生怕停滞不前会被恐惧的野兽追赶上,只得撑着看似坚硬的外壳继续“战斗”,无法体会到松弛和自由,也难以感受到平静的幸福。我相信埋头苦干的他们会得到某些成绩或回报,但大多数成就感和创造力是在自我悦纳和放松的体验中获得的。之所以小Y们会感到迷茫恍惚,缺少意义感,正是因为在拼命奔跑的过程中,他们把最宝贵的自己弄丢了。


想给那些过于努力的朋友们几点建议:


1.慢一点,你可以停下来

在你视图通过不断付出努力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希望你可以试着允许自己放慢一些,至少在某些时刻想到“也许我可以慢一点”。人生像是跑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如果总是全力奔跑不准停歇,身体通常都会出现警报。难以表达的负面情绪和高强度带来的耗竭感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心疾病,比如抑郁症、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等。如果总是像旋转陀螺似的拼命努力,甚至放松都成了要按时间表执行的任务——让自己“努力放松”,这显然不会带给你真正的愉悦和舒适。比起小时候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样子,我们真的已经够好了,这么努力的你,值得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间。


2.刻意休息

“刻意休息的一种方式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然后看看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将其留到第二天再做。”[1] 当我偶然间看到这种方法时,自己也尝试实践,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后工作效率确实会提高,例如当我在进行文稿撰写或活动设计时,在某个段落或部分结束时停一下,不必逼着自己在灵感到来时写到枯竭,而是能在第二天保持热情将头脑缓冲区的东西写下来,会感到更有成就感。


3.更加在意“我好不好”

很喜欢著名作家张德芬的那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太过努力的人们往往期待满足外界对自己的要求,往往没能真正看到自己的需要。《过度努力》一书作者周慕姿谈到——希望你更在意的是“我好不好”[2]。书中作者写到了8名来访的案例,他们在心理咨询中通过探索、觉察和行动有了改变,学会了关爱自己,对自己更加温柔。把专注点放到自身身上,多问一问自己感觉还好吗?会不会已经精疲力竭?身体的感受往往很诚实,希望你在感到劳累时及时停下来,温柔地问候自己,只有会关怀自己,才可能对他人和世界温柔以待。


4.回归当下,接纳才能改变

心理咨询领域中的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研究者Freire将“无条件积极关注悖论”理解为:“一个人必须要接受自我才能进行改变”[3][4]。听起来的确矛盾,但很多时候真正的改变确实是在接受了不能改变的时候发生的。当我们对自己的现状有了充分的包容和理解,相信自己是已经做出了目前能做的最好选择,珍惜眼前拥有的和当下遇到的一切事物,往往积极的变化就会悄然而至。



参考资料:

1. 过度努力的时候,可以做的9件事. 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4A01K4T00

2. 周慕姿著,过度努力: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1

3. (英)保罗·威尔金斯著,辛志勇,顾冰,岑明颖等译,以人为中心疗法:100个关键点与技巧(原著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7(2019.2重印)

4. Freire, E.,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lient-centred therapy. In J.D. Bozarth & P. Wilkins (eds)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Rogers’ Therapeutic Conditions: Ev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3. Ross-on-Wye: PCCS Books, 2001.


作者: 阿征

编辑: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