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NEWS
资讯动态

《依赖性的理性动物》读书会活动回顾

作者:刘欢、朱泙漫 发布时间:2024-03-23

《依赖性的理性动物》读书会活动回顾

 

2024年3月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举办第二期读书分享会,由研究院贾沛韬老师主讲,围绕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类为什么需要德性》一书展开相关问题讨论。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会并提供了有益见解。

考虑到听众关注点与自身研究旨趣,主讲人脱离典型读书会逐页研读文本的一般惯例,首先澄清了麦金太尔撰写此书的学术脉络和生活境遇中依赖关系可能引发的其他问题焦点。作者在此书中公开明确地进行了自我修正,将两个重要却缺乏关注的背景性问题置于其哲学工作的显要位置:其一,对人类动物性的承认如何影响每个人的自我理解和生活实践;其二,对人类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无能特质(disability)的承认和关注如何影响道德哲学对美德的理解。借助对这两个问题的充分关注,作者修正了他在《追寻美德》《谁的正义?何种合理性?》《三种互竞的道德探究观》等著作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论证。

就其他问题焦点而言,相关讨论可主要围绕渐次加强的若干命题:首先是一个基本事实描述,即人的脆弱和相互依赖是我们在生活中难予否定的事实。其次是两个较弱的推定,即其他个体的依赖激发了我们的善行与美德,也能提供避免孤独的情绪价值和克服傲慢的教育功能;以及个体间的依赖与依存还有助于人际合作与共同体团结。再次是一个较强的推定,即被他人依赖是我们自身的善行和美德能够成立的前提;换言之,只被依赖而拒绝依赖他人的人可能在剥夺他人的对等道德机会。

基于麦金太尔的问题脉络和同主题其他问题焦点,主讲人介绍了《依赖性的理性动物》直接呈现的“承认依赖性的美德”(the virtues of acknowledged dependence)有哪些生活表现,其中包括给予的美德和接受的美德。其中,给予的美德要求给予者在获取时勤奋,在储蓄时节俭,在给予时明辨——麦金太尔认为这些特质深化了传统的“节制”美德,并称之为“正义的慷慨”。接受的美德则要求我们在依赖他人时恰当表达感激而不使之成为负担,对无礼的给予者保持礼貌,并对不充分的给予者保持宽容。作为接受的美德的反面,麦金太尔着重批评了亚里士多德式“豪迈之人”的自足幻觉。时间所限,讲解跳过了书中大量细致精微、环环相扣的说明和澄清,讲者与听者都期待未来对该书有进一步探讨。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听众对主讲人抛出的观点表达了强烈认同感,通过发言的形式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体会,同时就作者在书中的相关论述提出疑问,激发热烈讨论。重要的提问包括:1.在日常生活复杂而有趣的多样情境中,如何看待总是指望对等回报的给予者?2.如何看待基于自身立场一厢情愿付出、而不考虑接受者实际需求的给予者?3.如何看待居高临下、充满自我优越感而忽视接受者平等尊严的给予者?4.在强者作恶的情形下,弱者能够指望靠依赖激发其美德吗?5.哲学家提出美德理想后,是否提供相应促成人性改善的可行方案?6.具体而言,例如,如何令“豪迈”的给予者意识到自己同样是接受者的事实?借助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更为严格地澄清了麦金太尔对依赖(dependence)、独立(independence)、美德及社会制度的诸多界定。

不仅如此,听众还基于各自生活经验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做了延展补充,这些补充同样激发了对麦金太尔著作相关内容的进一步关注。主要包括:1.在被他人依赖而提供帮助或施予恩情时,给予者应将之视作自己的需要;与之构成反面例子的情形是,无礼而又指望回报的给予者相当于向相应接受者强加了一种亏欠状态。2.健康的依存关系意味着相互依赖,而不是单方向给予或单方向接受。3.除了麦金太尔该书中提供的直接教育方案(甚至为了确保可习得而把同情这种情感直接视作一种美德)外,除了令社会价值导向整体破除自足幻觉外,还可以考虑在从依赖者成长为独立者的人生进程中学习、反思并改进被依赖者的给予模式,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给予者。4.在给予者同时也是教育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条件可控的情境中通过主动示弱激发接受者的给予意识,进而促使其自发学习给予和练习给予。5.总有一些依赖关系是注定不平等的,例如患病者对健康者的照护依赖,麦金太尔该书中讨论的依赖性恰恰首先是基于这一点(基于他所称的“共同体中的消极成员”),一个关键的认知在于承认人人都可能身陷这种不幸的偶然。

幸运的是,此次读书分享会同时也成为对健康的依赖性互动关系的一次真实践行,讲者与听众在充满信任的双向施受氛围中实现了对知识、思想、价值反思、人生经验及生活观察的分享。

 

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读书分享会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自由开放的读书交流平台,通过研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经典著作,在分享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悟人生,促进自身发展。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刘欢、朱泙漫

编辑: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